本文来源: 四川文化网
89
蒋乙嘉蹲在蓬溪县拱市村口的歪脖子黄桷树下,手里攥着半截没点着的烟卷。远处推土机碾过苞谷地的轰鸣声惊起几只灰麻雀,翅膀扑棱棱划过赤城湖的倒影。这烟卷是当年在沈阳当兵时老首长送的,二十年来只在心里发堵时掏出来闻闻味儿。赤城山上的千叶佛莲蔫头耷脑,花瓣卷着边儿,像被火燎过的。 2007年那个旱得冒烟的夏天,赤城湖底裂开龟壳似的纹路。蒋乙嘉站在祖屋门前,望着山坡上蔫头耷脑的千叶佛莲,耳边回响着三哥的骂声:"两千多万往泥巴里砸,你当自己是活菩萨?"挎包里的北京房产证硌着后腰,昨夜里媳妇在电话里哭:"卖了这屋,娃儿咋个在城里读书?"他摸出烟凑到鼻尖,松木香混着陈年烟油味直往脑门钻。屋檐下挂着的苞谷棒子蒙着灰,风一吹簌簌往下掉渣,砸在青石板上像撒了把碎骨头。 修路那日正赶上霜降。挖掘机的铁爪刨开荣家祖坟边的红土时,荣老汉举着锄头横在路中央,锄刃在日头下泛着青光。"哪个龟儿子敢动我屋风水!"蒋乙嘉摸出挎包里的沱牌白酒,仰脖灌下半瓶,喉结滚动像吞了秤砣。远处常乐镇的炊烟在雾霭里若隐若现,他指着赤城山腰的薄雾:"等柏油路通到常乐镇,我给你祖坟栽两棵金丝楠。千叶佛莲开遍山岗那日,我请你喝二十年陈酿。"荣老汉的锄头哐当落地,溅起的红土扑了蒋乙嘉满裤腿。当晚他蹲在父亲坟前,摸出烟在墓碑上憞了三下,掉出几粒细细的烟丝。 腊月里竹节渠结了冰碴。蒋乙嘉裹着褪色的军大衣蹲在堰塘边,手电筒的光柱扫过冻裂的陶管。五保户张婆婆颤巍巍端来姜汤,搪瓷缸子磕在青石板上叮当响。"蒋书记,喝口热的。"他接过缸子时瞥见老人脚后跟套着开了线的尼龙袜,突然想起昨儿签的卖房合同。姜汤烫得心口发紧,北风卷着枯叶在渠底打旋,远处新栽的核桃苗在夜色里瑟缩成团。后半夜飘起雪粒子,他摸黑给施工队打电话:"把俺家老屋的檩条拆了,给张婆婆的屋顶补上。" 2013年春分那天,千叶佛莲的嫩芽顶破赤城山的红土。蒋乙嘉走在育苗棚里,指甲缝嵌满腐殖土。手机在兜里震了七回,第八回他终于接起来:"三哥,那两套房子卖了就卖了,钱打进村集体账户没?"电话那头摔了茶杯,他默默把手机搁在苗床上。嫩绿的芽尖挂着晨露,映着屏幕上"全国最美基层干部"的新闻标题。棚外传来张婆婆的吆喝:"蒋书记,尝尝新磨的凉粉!"他抓起把红土搓手,指节上的冻疮裂开渗出血丝。 2015年联村党委成立那夜,蒋乙嘉站在新建的佛莲文化广场抽烟。火星子明明灭灭映着墙上的规划图,那些标注着"三七种植区""生态养殖园"的红色箭头,在黑暗里像一簇簇跳动的火苗。手机屏幕突然亮起,儿子从长春发来短信:"爸,清华录取通知书到了。"他猛吸一口烟,呛得咳嗽出泪花,烟灰簌簌落在"全国文明村"的铜牌上。广场边的千叶佛莲在夜风中摇曳,花瓣层层叠叠仿佛要接住坠落的星子。 千叶佛莲节开幕当天,蒋乙嘉别着"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的胸章蹲在石碑阴凉处。红绸子秧歌队踩着新铺的柏油路经过,城里来的记者追着问秘诀。他挠挠花白鬓角:"哪来啥子秘诀,就是把裤腰带勒紧些,莫让乡亲们饿肚皮。"脚上的黄胶鞋还沾着育苗棚的泥,鞋帮子开了线,露出半截灰袜子——那是张婆婆去年重阳节纳的千层底。赤城湖面掠过几只白鹭,翅膀拍碎水中的倒影,惊起一池鎏金碎银。 深夜里蛙声如鼓,蒋乙嘉摸黑回短信:"钱莫汇了,留着给娃交补习费。"手机蓝光映着墙上的新规划图,"戎华实训基地"的图标旁贴着张泛黄照片:十九岁的兵娃子站在沈阳军区大院里,胸前的红花比赤城山的映山红还艳。窗外飘来佛莲的暗香,混着稻田里新施的有机肥味儿,在月光里酿成陈年的酒。 (本文根据真实故事演绎) 作者简介:孙尚举 四川文化网总编辑 图片来源于网络 |
2025-02-22
2025-02-17
2025-02-16
2025-02-13
2025-02-10
2025-01-19
2024-12-14
2024-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