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 四川文化网
47
河湾的水淌得慢,把两岸的稻茬子泡得发亮。日头刚爬上清风岭,大喇叭里就炸开了老支书的破锣嗓子:"老少爷们听真着!上头发话咧,咱大王村要起十八架大棚!每架100米!" 这声吆喝惊得麦场里觅食的麻雀扑棱棱乱飞,倒把蹲在墙根晒暖暖的老汉们唬得直揉耳朵。 这大王村,祖祖辈辈守着稻麦轮作的本分。可如今粮价贱得不如草,后生们撂下锄头往城里钻,剩下一村老弱病残守着薄田。老支书攥着红头文件在炕头盘算半宿,烟锅子磕得炕沿梆梆响:"改!这是叫大趋势!" 开工那日,二蒲一家子撅着腚在地里夯土坯。尚轮老汉三过家门脚底板都没沾灰,硬是累得栽进卫生所,村里给垫了两千块药钱医药费。 土墙才垒了一人多高的时候,书记带领镇属所有的支部书记参观了大棚菜地。书记拿皮鞋尖踢了踢墙根::"唉——这个大棚,怎么还是用土坯垒墙啊?现在没有了,都是用砖头了。"镇长赶紧说,"对对对,落实,坚决落实!"眼风扫得老支书脊梁沟子直冒冷汗。 砖瓦大棚刚支棱起来,县里车队卷着黄尘进村,大蓬菜地路边上,锣鼓齐鸣,鞭炮声声。书记背着手转了三圈,竹篾子搭的顶棚在他金丝眼镜里直晃悠"你们搞的很好啊,唉——你们这个大棚上面骨架怎么还是用竹子呢?我看临近市都是用钢网架结构了。"镇委书记点头回应:"是啊,我们的观念是有点落后了。"目光投向蹲在垄沟里数蚂蚁的老支书,裤腿上沾的泥点子比星星还稠。 日头毒辣辣地晒着铁棚子,老少爷们的手艺活泛了,个个攥着焊枪在钢筋上绣花。面皮上泛着碱花,像老祠堂土墙上经年的硝霜。三娃的眼珠子叫电弧舔得通红,二蛋婆娘拿奶给他敷眼,说这光比七月里的日头还毒。五叔家的新媳妇奶娃子断了粮,说是焊火把奶水烤成了盐粒子,夜里听得见奶娃娃嘬空奶头的声响,跟旱塘里蛤蟆吸露水似的。 市级领导闻讯前来调研,市委书记肯定试点成效:"不错,搞得不错,这可是为村民办了一件很实在的事情啊。试点工作一定要抓好,抓实在,出成绩,真正对人民有益,让人民满意......"言毕在大棚内踱步两圈,补充道:"你们这个大棚好像窄了点,大概有六米,我看到的别个市的足有八米。"未等老支书跟上说话,书记就上了他的桑坦纳。 ...... 最终建成的标准化大棚宽达8米,采用网架结构与砖混墙体,足足100米长,十八架,成为全市标杆。 这天,市委秘书向市委书记报告说:“书记,你看有这样一个事情给你汇报一下,昨天你开会不在,一位说是你二大爷的老人家找你一天没能找到,他是大王村的支书。他想问一下,他们那十八个大棚里种什么菜?” |
2025-02-22
2025-02-17
2025-02-16
2025-02-13
2025-02-10
2025-01-19
2024-12-14
2024-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