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牧云 | 出伏赋——选自《中国传统佳节辞赋集》

苍山牧云 | 出伏赋——选自《中国传统佳节辞赋集》

四川文化网 2025-3-24 16:25 1581人围观 文学作品

  维八月之良辰,届出伏之嘉时。火云乍敛其形,炎风渐弭其势。天地始清,暑氛顿消而若失;阴阳相嬗,岁序暗转以潜移。出伏者,暑退秋临之要纪,夏往凉来之胜期。  稽其源起,伏者,潜藏以避炎盛之暑。自三伏肇始 ...


  维八月之良辰,届出伏之嘉时。火云乍敛其形,炎风渐弭其势。天地始清,暑氛顿消而若失;阴阳相嬗,岁序暗转以潜移。出伏者,暑退秋临之要纪,夏往凉来之胜期。

  稽其源起,伏者,潜藏以避炎盛之暑。自三伏肇始,烈日炎炎若炽炭,炎光赫赫而难耐。万物咸蛰,隐于荫凉以避酷热之苦。洎乎时光递转,节序推移,及于出伏之刻,暑意徐消,凉飙乍起。此乃天时之恒理,自然之妙序,自昔而传,亘古于今。

  出伏之际,厥有殊异之致。一者,气候迭变,凉飙乍兴。夏暑炎炎之苦,于斯渐缓。白露凝霜于晨暮,凉意徐来,清风送爽以祛暑,秋气宜人而悦目。二者,万物蕃庑,渐臻丰茸。阡陌之间,稻谷垂芒,金波涌浪,仓箱可冀。果园之内,果实累垂,枝头垂首,香气氤氲,惹人馋涎。三者,养生之辰也。经一夏之薰灼,人体虚羸,出伏斯须,正宜调摄。滋阴润燥,补气血于内,食清淡而顺四时,和阴阳以保康强。

  其寓义亦深且远矣。盖出伏者,示炎热之退,若困厄之消。人生之旅,类于夏暑,艰阻重重,然苟怀坚守之志,则凉爽安宁可期。又若警人惜时,岁月如矢,飘忽而逝,务须及时珍重,奋楫扬帆,莫贻芳华。

  至于其俗,亦承古传。间有贴秋膘之习,盖伏日羹胃口滞,出伏则需补养。美食佳肴,以肉类为珍,强肌健体,资元气之充盈。且有饮清凉之茗者,祛暑热,润心腑。亦有祭祖之仪,缅先人之德泽,祈家族之宁泰,兆五谷之丰穰。

  中华民俗,渊深流长,出伏之俗,载籍文涵。其显民对自然之敬畏,于生命之慈爱,对嘉时之美愿。是时也,民众感自然之迁变,遵习俗之旧制,传古俗之余馨。

  且夫出伏之期,吾曹当顺天应时,调神养气。赏秋华之美,品民俗之韵。持乐观之心以对世,奋勤勉之行而逐梦。冀于斯收获之季,有所成,有所得,共嬉岁月之谧宁,同贺盛世之繁昌。
原作者: 苍山牧云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