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少儿曲艺关乎少儿和曲艺的未来

谦谦 2016-8-18 10:00 991人围观 少儿艺术

第七届全国少儿曲艺展演引发思考——少儿曲艺关乎少儿和曲艺的未来  “小朋友演得很好,作品还需要打磨。 ”“你的指导老师来了没,我想和他聊几句。 ”在近日举办的第七届全国少儿曲艺展演中,几个点评专家不约而 ...

第七届全国少儿曲艺展演引发思考——少儿曲艺关乎少儿和曲艺的未来

  “小朋友演得很好,作品还需要打磨。 ”“你的指导老师来了没,我想和他聊几句。 ”在近日举办的第七届全国少儿曲艺展演中,几个点评专家不约而同地表示,参演小朋友技艺精湛、台风老道、后生可畏,“我们再努力一下,就快赶上他们了” 。显现出的个别问题,并不出在孩子身上,而是出在作品创作和教育指导上。

  孩子的曲艺要有孩子样

  一个相声节目让孩子模仿“皇军”说话,四川扁月亮少儿语言表演影视培训基地校长范杨觉得不妥。“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少儿曲艺要对他们有正面的引领,这是我一贯主张的,不要让一些不好的习惯污染他们的心灵。 ”范杨表示,模仿“皇军”哈个腰,说一句“嗨” ,逗大家一乐,并不是真正的抖包袱。“包袱要在活儿里,在巧妙的说学逗唱里体现,不是扮个可笑的样子,或说句滑稽的话就是抖包袱,不能教孩子这种方式。 ”范杨说,很多节目在童真性上还需要加强,目前看来,大人编排的痕迹较重,在孩子身上看到的是“大人范儿”“成人味儿” ,孩子自身个性化的表演和表达没有发挥出来。

  一个讲述英雄事迹的快板书节目中,中国煤矿文工团青年相声演员应宁发现,打快板的是女孩,可她的动作、声调、语气都像男孩,过于阳刚,缺少本色,一问才知道,指导她的是一位男老师。应宁提出了建议:“曲艺表演是跳进跳出的,当你是故事中的人物时,可以演得像他,当你是你自己时,可以柔一些,回到女孩的风格,不必那么男性化。 ”

  对此,范杨也有看法:“我认为是创作的问题。她能不能展现出女孩的特征,关键在于剧本让她演什么,一个剧本没有赋予她女孩的戏,她无法本色出演。 ”对于女孩学习曲艺是否需要一套专门的培养和创作方案,范杨表示,相声、快板、评书等,没有什么曲种是女孩不能学、不能演的,重要的是创作了女性题材的作品,自然适合女孩表演,“一个表现母女关系的作品,她肯定不会演得像男孩” 。

  一个群口相声,通过孩子的表演展现贪腐爸爸们的丑态,中国曲协副主席、上海市曲协主席王汝刚表示,虽然社会存在贪腐现象,但并不是主流,而且这是一个成人题材,不太适合孩子表演。“创作要秉持童真、童趣、童言无忌,以孩子的视角看待世界。孩子面对一张纸,给他一支笔,他自己会画,不需要大人来当范本,那样会限制他的想象。 ”王汝刚说,少儿曲艺更注重健康发展,绝不能让幼小的心灵蒙尘。

  为孩子创作也要“深扎”

  戏少,口号多,孩子提不起兴趣,在台上演不起来,作品创作存在问题。专家表示,指导老师、少儿曲艺创作者还需深入生活。王汝刚曾在电视台看到少儿节目主持人和孩子聊天。“孩子讲话好玩得不得了,他说,爸爸是长方形的,爸爸不喜欢妈妈,喜欢我们家的阿姨。 ”乍一听令人咋舌,听到后面,才明白孩子说的阿姨是家里的保姆,几十年如一日照顾老人,受到全家人的尊重。“展现家庭变迁的节目我至今还没有看到。 ”王汝刚说,“比如父母离异,或其中一个人去世,如何与新爹新妈相处的问题,一个单亲孩子如何与他人交往的问题,挖掘不够。 ”王汝刚认为,写好少儿曲艺作品的诀窍,是多和孩子聊天,从孩子的语言中发掘火花。“写好了作品,要给孩子看,甚至可以让孩子自己写,不用很成熟,重要的是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表演。 ”

  说到和孩子聊天,台北曲艺团团长叶怡均,作为少儿曲艺教育者和一个母亲深有体会。“十几岁的小孩,不愿意和大人沟通,因为他们关注的和我们不一样,我发现孩子爱看卡通,就给他写了一个节目叫《卡通奇谈》 ,把许多卡通名字加进去,他到班上演给同学看,同学都很喜欢看,后来我和他一起演这个节目,我给他量活,和他有了共同话题。 ”叶怡均说,孩子一开始对曲艺有点排斥,是因为要背稿子,背诵是他们比较烦的事情,但他们喜欢作品的内容,得到了掌声,自己也享受到了愉悦,学习表演的积极性就不同了。

  叶怡均经常观察孩子之间的对话。“我发现,有时候他们彼此讲的其实是两件事,但是聊得特别开心,拼命地笑。 ”叶怡均说,孩子在沟通中有天马行空的创意,不需要严谨的逻辑,“我们要打破成人的逻辑,组装出孩子的逻辑。 ”叶怡均回忆,孩子曾对她说,妈妈你是我的安全带,“我就想,我有时候还是他的垃圾桶、提款机。一系列联想,就可以组织成一个作品” 。叶怡均认为,少儿曲艺还可以为曲艺开辟新的创作方向。“曲艺从前是以讽刺挖苦逗笑为特色的,但是为孩子创作,从亲子、师生等关系出发,也可以有令人会心一笑的、值得回味的、温暖的作品。 ”

  为曲艺的未来更为孩子的未来

  应宁曾到台湾为小学生义务讲授曲艺课。“去的时候,我扛着弦子拿着板,因为北方的曲艺离他们很遥远,我先让他们看到这些道具。 ”应宁给小学生介绍了新“玩具” ,孩子们看到敲敲打打,觉得非常新鲜,应宁告诉他们,这些是辅助演唱“岔曲”的乐器。并给他们讲,岔曲是相声的妈妈,口技是相声的爸爸。他教相声采取做游戏的方式,用身体比划出字,让孩子们猜,孩子们记住了,就学到了一段相声。“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来组织,不需要背稿,在玩的过程中把相声学了。 ”学曲艺就要学辙韵、掌握文字、讲普通话,应宁认为,这也是语文教学,孩子们掌握了的不仅是曲艺技巧,还有语言文字基础。

  叶怡均谈到,有的大人为孩子创作的作品,大人觉得好笑,孩子并不觉得。她说,传承不是由上而下单方面的,引发兴趣非常重要。“需要引起孩子由内心而发的真正兴趣,找寻孩子真心的喜欢。传承与教育是我们想做的,启动兴趣需要动动脑筋。少儿曲艺教育不是技术范畴,教育的核心是爱,艺术的核心是美,它本质上是美育,和教孩子如何去爱。曲艺教育的结果不是让孩子都成为曲艺人,而更有可能是培养未来的观众,它要为孩子服务,不是为成人服务,孩子小时候爱上曲艺,长大了才会买票进剧场去欣赏曲艺。 ”

  多年从事少儿曲艺教育工作,范杨坦言,并不是每个受过曲艺教育的孩子,长大后都会从事曲艺工作。“孩子未来发展空间很广阔,通过曲艺学习可以丰富知识,曲艺也为他们注入很多基本技能,让他们在综合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因此,范杨表示,孩子还小,不但要教他们这门艺术,还要通过这门艺术,教他们怎样做人,鼓励他们发挥天性,“传承是一方面,让孩子学会用健康的内心去面对复杂的社会也很重要” 。

原作者: 怡梦 来自: 中国艺术报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