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马海燕:痴心绘画终不悔

四川文化网 2016-11-16 11:01 2096人围观 艺术名家

本文作者 马晓春  姑姑马海燕是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首位进入中国国家画院深造的回族女画家,她用一生的痴心,构筑起自己绚烂多彩的艺术理想殿堂。  儿时,就喜欢画画的姑姑,看着爷爷信手画在报纸角上栩栩如生 ...

本文作者 马晓春
  姑姑马海燕是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州首位进入中国国家画院深造的回族女画家,她用一生的痴心,构筑起自己绚烂多彩的艺术理想殿堂。
  儿时,就喜欢画画的姑姑,看着爷爷信手画在报纸角上栩栩如生的一只小鸭子和一个侧面小娃娃时,惊叹好奇之余,幼小心灵为此痴迷。从此,从小学到高中的课本上都画满了“娃娃”。信手涂鸦成了生活习惯,尽管为此常挨父亲的打骂,但她仍痴迷不改。
  1985年1月,她被中国农业银行康乐县支行招为正式员工。一有时间,她就照着 “小人书”连描带画,后来买了王叔晖,华三川,何家英的画册,在工作、家务、照顾孩子等等有限的时间内,利用早起和晚睡时间一幅幅临摹,一笔笔的描绘……
  对绘画多年的摸索和坚持,使其绘画功力不断增强,临摹人物惟妙惟肖,所绘仕女图在当地小有名气。2005年,所创作的仕女图《高山流水》在庆祝中国工会成立八十周年书法美术展览中获优秀奖,入选《中国职工书法.绘画.摄影作品精品选》。从此,她对绘画的痴迷一发不可收拾,在绘画的漩涡里越陷越深,绘画胜过生命,直到画出一张自己满意的美丽图画。
  2008年1月,她拜甘肃画院资深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以工笔藏族人物蜚声画坛的女画家马江为师,专攻工笔人物。身为回族妇女,她不仅为本民族厚道、热情、淳朴的民风所骄傲,更为本民族姐妹所具有的勤劳、纯朴、贤惠的品格所感动,回族女娃所特有的美丽让她无限遐思,她要用手中的画笔展现姐妹们的风采。同年9月,她精心创作的第一幅民族风情图《尕新姐》入选第三届全国回族书画展,并编入《第三届全国回族书画展作品集》。2009年12月,作品《回族妇女》参加全国回族书画精品展,入选《全国回族精品展选集》。2010年3月,作品《尕娘娘》参加甘肃省穆斯林美术书法摄影艺术作品大展获一等奖。同年10月,在临洮画院副院长、国家画院画家张宏林先生的建议下,她开始学习写意花鸟,在这其间临了不少宋代工笔花鸟和唐代仕女图,绘画功底不断见长。6月,所创作的民族风情《家园》参加甘肃省穆斯林书画摄影邀请展获二等奖。
  按说,有了这些,在当地妇女中已是十分了不起的,但她并不满足。2011年5月,她报考了中国国家画院花鸟画高级研修班,被国家画院詹庚西工作室录取。当手捧录取通知书时,她怀着激动万分,五十年来,第一次离开故乡的怀抱,离开朝夕相处的同事,离开温暖的家,独自一人漂流远方。由于对中国传统绘画无法释怀的热爱,对中国国家画院这座中国画研究与创作最高殿堂的向往,更是怀着对我国著名花鸟画画家詹庚西先生的无限崇敬,她坚定地擦干了眼泪告别亲人和爱子,踏上了自己艺术之路的末班车。
  来自穷乡僻壤的她,面对高楼林立四通八达的道路,南来北往的车流,熙来攮往的人群傻眼了,到哪里去找住处?她背着沉重的行李,操着蹩脚的普通话,照着乱贴于树上的租房广告,打了五、六十个电话,跑了四、五个小区,从下午1点到晚上10点才找到了一间比较适合居住和画画的房子。一个月1800元的房租让她不得不对目前的生活开支进行精打细算。身处异地,无亲无靠,一切都要自己的手脚到。两天时间里,她从地摊、二手市场购置全了被褥碗筷和画板画案,从琉璃厂买来了笔墨纸砚,从潘家园旧书摊上淘来了吴昌硕,八大山人,潘天寿等大师的画集。尽管十分疲劳,但不敢有丝毫懈怠,支起画案就开始练习。对于花鸟画,她如同一张白纸,根本不知道怎么画,巨大的精神压力像磨扇一样扣在了头上,使她食不甘味,夜不能寐。
  9月中旬,她和来自全国各地16名年过半百的画家,汇聚到中国国家画院詹庚西工作室。詹庚西先生学古而不泥古,师造化而不为自然所囿,立主形神兼备,用笔灵变,色墨瑰丽、格调清新,有自已独特的风格。先生低调做人,远离功利,为人良善豁达,温厚睿智,对教学极度认真严谨。每每看到老师笔下绚烂高贵的牡丹、摇曳繁茂的紫藤或展翅或高歌的小鸟.....她惊叹老师的神来之笔,巧夺造化的双手赋予白纸以柔美绚烂的生命。下课后,她带着满心田的激动和亢奋,觉得力量和激情从四面八方注入到她的全身,奔回家就画啊画,她也要自己的画流淌出汩汩生命。
  “看着容易,画起来难”。中国画用笔用墨用水之玄妙,古往今来没有一位大师用量词说明画一朵花用几克墨兑几克水。画画全靠自己反反复复的笔墨实验和复复反反地笔墨实践。她把自己囚于高楼,早晨五点起床,苦练书法到中午11点,然后从一块石头、一条枝干、一朵花开始临摹大师作品,临了看,看了临,枯坐桌旁沉思琢磨。废纸堆里一页页翻过,可以说还没成型,焦虑和压力几乎要挤干她身体里的水分,嘴唇裂开了口子,身体日渐消瘦。在自责和自卑中常常自言自语“偌大的年龄,昂贵的学费,抛家弃子到京城学画,学不了东西无颜见江东父老。”“好马不吃回头草”,后悔浮躁没有用,对艺术只有沉下心软磨硬缠,加之时日不怕感化不了它。她对每天的时间重新进行了安排:早上5点到9点练书法,12点到6点画画练技法,9点到11点看书学习写笔记。由于常时间伏案写字,左胳膊肘磨破了皮,右手中指和无名指磨起了厚厚的茧,绘画是日积月累的重复工作,只要跟它沾上边,就得受苦受累一辈子。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学期下来,老师和同学都看到了她的进步,她信心更大了。12月,其作品参加在京琉璃厂抱石会馆举办的花鸟画十五人展,其中《美意延年》被收藏;2012年7月,作品《擎天莲叶》入选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的师生联展,得到老师的认可和同学的好评。8月,其作品在山东潍坊郭味蕖美术馆参加花鸟画十五人展,其中《荷韵》被美术馆收藏;9月,其作品《艳属东风》入选参加在全国政协礼堂举办的《金融街书画展》;12月,其作品《春光》入选《首届媒体业全国书画大展》获优秀奖;2013年7月,其作品《暗香》入选参加中国国家画院画家联展。2014年后,相继在康乐县和临夏州举办了个人画展,在甘肃书画界轰动不小。
  光阴荏苒,岁月似箭。她深感到岁月的无情和时间的短促,也感受到中国画所独具的无穷魅力、笔墨形态的高度完美品质以及其中所蕴含的道与法。她觉得自己的艺术之路才刚刚开始,要做一个画家而不是花匠、若要创作出高境界的画,哲学、地理、历史、文学、诗词歌赋广泛涉猎,所以,要学习的东西很多,来不得半点骄傲与满足,踏踏实实走这条无止境的艺术之路。
  姑姑用一生的痴爱钻研摸索,挥毫泼墨,笔耕不辍,在陇原大地上绘出一幅“巾帼不让须眉”的感人画卷。
马海燕作品欣赏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原作者: 马晓春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2
  • 四川文化网 2024-9-11 19:54
    欢迎马老师再临文化网。再给文化网赐稿。
    甘肃马海燕: 画,是十年前的,这文章也是几年前的。虽有一星半点瑕疵,但文笔不错,语言流畅,真情实感。读之让人回味起那时的艰苦与心酸,不由得潸然泪下。        应该再续 ...
  • 甘肃马海燕 2024-8-29 19:53
    画,是十年前的,这文章也是几年前的。虽有一星半点瑕疵,但文笔不错,语言流畅,真情实感。读之让人回味起那时的艰苦与心酸,不由得潸然泪下。
          应该再续上她从2018年9月到2021年7月再上北京拿下“中美协会员”的历程,对痴情于画画的兄弟姐妹也是一种激励。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