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采取多种措施 推进“川剧进校园”常态化

四川采取多种措施 推进“川剧进校园”常态化

校长的课 2016-12-13 12:57 948人围观 文化资讯

12月4日,四川省第二届中小学川剧传习普及展演在四川省川剧院剧场举行,来自四川12个市县的600多名学生带来了22个极具特色的川剧节目。现场座无虚席,一票难求。 如今,“戏曲进校园”已不是新提法,在文化主管部门 ...

  12月4日,四川省第二届中小学川剧传习普及展演在四川省川剧院剧场举行,来自四川12个市县的600多名学生带来了22个极具特色的川剧节目。现场座无虚席,一票难求。

  如今,“戏曲进校园”已不是新提法,在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视下,类似的活动多年来一直在开展。在四川,如何让当地极有代表性的优秀传统文化“川剧”走进孩子们的生活?如何“种苗苗”,建立川剧传承保护发展的良好生态?对此,记者近日进行了相关采访。

  出于对川剧的喜爱,10年前,绵阳市三台县潼川第三幼儿园教师段文熔尝试把川剧元素融入自己的教学课程中。令她意想不到的是,孩子们对于家乡的戏曲十分热爱,几年下来,她独创的戏曲教学模式不仅得到了园长和家长的大力支持,更是成为幼儿园的特色教学品牌。段文熔所在的幼儿园已被纳入四川省级非遗项目传承示范基地。据悉,这是全国“戏曲进校园”的尝试中,率先在幼儿园建立的基地。

  树大要有根,传统文化的普及离不开阵地的支撑。正是看到这一点,四川这几年在着力振兴川剧的同时,格外注重对阵地的开拓。

  2012年起,四川全省川剧院团大联动,开展“川剧艺术进校园”工程,先后在成都、遂宁、自贡、泸州、德阳、巴中、南充等地的30所学校成立了中小学川剧传习普及基地,其中还包括两所高校。在川剧传承人和艺术家们的指导下,中小学生用川剧曲牌吟唱古诗词,在美术课上绘制川剧脸谱,用画作表现川剧场景。学校还将川剧音乐或程式融入课间操,将川剧元素融入课本剧、舞台剧、舞蹈及表演唱等,创作并排演了许多精彩的川剧节目。

  在学校层面,所有被列入川剧项目传承示范基地的特色学校,四川将按照第一年4万元、逐年递减的配套资金奖励,用于学校开展川剧培训、服饰采购、创作等。

  四川省文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文化多元化的当下,中小学生已成为保护、传承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普及川剧艺术的意义并不是希望人人都能成为川剧传承的后备军,而是能够保持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理解。”该负责人说。

  年仅9岁的黄瑞麟天生就有一副清亮的好嗓子。今年才开始学习川剧的他,便在成都红牌楼小学创排的川剧节目《小马过河》中担任主角。在成都已有的14所川剧进校园活动试点学校中,学生每学期都将接受一定课时量的川剧艺术熏陶,川剧的启蒙让他们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

  12月4日下午,5岁的沈子晰参演了暖场节目《哪吒》,他的妈妈李女士对记者表示:“孩子开始接触川剧后,做事情的专注力有了很大提高,也更能吃苦,做事更有条理了。”李女士认为,让孩子多一些接触地方戏曲的机会,能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

  但部分业内专家也认为,在全国戏曲进校园活动中,不乏敷衍了事的情况。戏曲如何进校园,还需要更明确的顶层设计。

  今年初,四川出台了《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特别提出要加强学校戏曲通识教育。意见指出,四川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由文化主管部门和专业戏曲团体派出戏曲专家和非遗传承人担任学校兼职艺术教师,指导学校戏曲活动,开展校园戏曲讲座,让以川剧为代表的四川戏曲艺术成为中小学生的兴趣课、普通类文科高校的选修课、艺术类大专院校的必修课。

  为使中小学生川剧传习展演活动常态化,作为四川省中小学川剧传习普及展演主要承办单位的四川省艺术研究院、四川省川剧院和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相关负责人均表示,将在2017年创新川剧传播和参与方式,用新媒体聚集更多线上线下的川剧爱好者交流互动。同时,建立川剧少儿艺术团、川剧沙龙、川剧课堂等。此外,四川正在组建教辅材料编撰组,将经典剧目、片段和传统的唐诗宋词编入剧本。

原作者: 中国文化报 来自: 四川省文化厅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