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鸣山水源起说对于“风”的记忆,不是从喜悦开始的…… 孩提时代,住在成都的奎星楼街,父亲供职于某民主党派,那个年代住房也是“公家分配”之一。从前刘文彩家族楼台亭阁的三套院街上53到55号,成了后来的革命大院。我家分的卧室是上院二层洋楼里的一大间。有年冬天奇冷,北风从窗格子的微小缝隙如箭般穿入,寒冷刺骨。母亲打算用纸糊住那面“不适用”的彩色落地玻璃,我极不情愿:这样就无法躺在床上看花格子透光的奇妙和那些树枝。当她说小孩子知道什么时,心里那份委屈,知道抗争也没用了。从此,莫名地恨起了“风”。 打开回忆的大门,童年趣事一一浮现在眼前 后来家搬到了枣子巷。社会主义学院的办公楼改作家属楼。厨房统一在一楼,还分得三楼的三间屋,我和家妹一间作卧室,与父母对着门,钥匙自己保管,虽自由却常忘带钥匙。这楼的门上都有很小的只能开一半的副窗,急时就此“缩骨”而入。有一次也是大冬天,翻进了父母的屋去偷看父亲的书。堂而皇之地出来,复原顶窗时却马虎了些。第二天母亲奇怪地问大家:“这屋子不晓得哪来的风?窗户都关了还是有风,我这被吹得头疼...”想起前两天是自己“光临”过,心里有点内疚和被发现的担忧,只想快点找机会去关严实! 花开花落,时光的脚步伴随其中 渐渐地长大了,发现自己竟然也逐步怕起“风”来:讨厌骑自行车,怕跑步,夏天让风扇对着墙吹;公交车上若有开的窗必然侧身相对;有小车了,上车头件事就是摇上车窗;羡慕高层电梯的好视野,却因为风太大吹干皮肤的速度更快,索性卖掉...... 原来,是自然在呼唤 再后来移居青城山脚下,更是与它的距离归了零,体弱时加上穿得少还发过中医叫的风疹。才知道这已不是平坝的风了,是山风:这风,闭是闭不掉的! 行走在青城山脚下,漫步林间,风夹裹着山水的灵气扑面而来 张大千曾来到青城山画画,幽居两年,这里的风湿润得有颗粒感!夜晚散步,往往忍不住深嗅:“真是有甜味”。 面对这样的景色发呆,是上天的一种赐予 常遇见道士高挽发髻,蓝衫布履穿行山间,迎风而去时总是让人瞩目怀想。仙风道骨有牺牲方可修得。“风”是盘桓天地的精气,是不消失的。有了强健的体魄,才能迎风而上。直到前阵子想开一个公众号,对风的怀恨才有了根本转变...... 青城山八百里小道,处处是景 山中的蝴蝶,指不定是某位道士所化 请学美学的小叶来帮我设计版式,我忽然想起两年前也想弄个公众号就是缺个让自己满意的名符而放弃注册,她提出可与工作室同名。我一直搜肠刮肚想给工作室取个名,甚至请朋友帮忙苦思冥想,数年仍不得!画了许多的山山水水,游山玩水中积攒了各界朋友的情谊,我要赋予这山水空间的该是怎样的“定义”?一点“小事”有时也让人如此呆滞。拖了几晚上小叶说必需要想个名字了。再次望着柜子里的书,纵是识得千字,一个倾心的名字也不会轻易蹦出来啊。 不常读的被束之高阁......那不是三种版本的《周易》吗?久未看见,呵呵这一刻,好像有一种声音划过脑后!有事可占!!元阳初始,万念取一!即刻向一位精于此道的朋友求解:寅月癸酉日,风水涣变山水蒙卦。风与水与山是要件,呵呵,它终于来了,山水风,山风水……但必需有风字。音调、含义、古韵齐活了:风鸣山水!有动感,春风拂柳透山阴,清波扫岸山水阳!不也隐含自己想要的宇澄气清的幽远意境吗?
没风不行!借它可以吹动着彩云般的笔,描绘于山河之间。乘着它到达可游可居之境。我还有些犹豫,因为那些曾经的畏惧……但细细一想,“风鸣山水”之时不就是要看见天与地无时无刻编织着的霓裳羽翼?不丢掉畏惧,又如何亲近得这方天地…… 梯依绿桑斜 34X46cm 水墨纸本 小时候的风或许源于物质的记忆,还只是在自然感知的层面;而现在求得的“风”昭示着物与物的联系,是发之于意的媒介,在文人墨客眼里它早被奉为瑰宝。《文心雕龙·风骨》篇有云:诗总六义,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也。是以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诗经》包括风、雅、颂三种体裁和赋、 比、兴三种表现手法,“风”排在第一。战国宋玉《风颂》云:夫风生于地,起于清苹之末;夫风者,天地之气也!易学则认为,动者阳,静者阴,风者动也,天地阳气也!风水学更是讲究藏风露水。三国蜀相诸葛亮草船借箭,乃是借东风。可见自古得风者得天下。 汉水苍苍云影锦天光 68×138cm 水墨纸本 气韵生动,乃是中国山水核心境界。有风气韵生焉!得风之动势,亦得笔墨境界矣!难怪王羲之《兰亭序》有云:惠风和畅;孙过庭《书谱》也有云:“岂止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千古一人大千斋号曰:大风堂也!唐代诗人岑参有诗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风藏于山水之间,天地再美没有风推动气流,如何营造氛围二字?物质暗化于青萍之末由风串成经纬,天地方可哗然。山水笔墨,求之于气韵,风之动感不能或缺。它是感化的根本力量,是志气的隐喻。要叙述情怀之感动,须如风而行,那才是艺术的“洪荒之动”!如此说来我应该不再害怕“风”了。理解之时甚是欢喜。风鸣时的山山水水:多么自在! 巴山蜀水,人杰地灵!千百年来,天府之国被氤氲之气笼罩,若遇一股清风,山水、草木、云雾瞬间灵动可爱。风生水起就是让这里的山川常看常新。吾生于斯,长于斯,蜀山蜀水给了我不竭的创作源泉,上山下山,让我得以将河山之间的清风带来纸上的风云变幻! 居于青城山中,效仿蓝衫道隐之态,道法自然 “风鸣山水”下设“宇清说”借山水立言;“宇清山水”以山水会天下友,借纸上山水同感自然山川之变;“情动形言”以艺感知生活,涵养翰墨。 云岫淡如水 春晓看人家 96X180cm 水墨纸本 是以为“风鸣山水”!正起于眼前。 画 家 简 介 范宇清,又名可山 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山水画专委会委员 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山水画专委会委员 成都锦江诗书画院副院长 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
2024-11-22
2024-11-21
2024-11-16
2024-11-16
2024-11-04
2024-10-31
2024-10-24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