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篆刻艺术,是书法和镌刻结合, 用以制作印章的艺术,是汉字特有的 艺术形式,迄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篆刻兴起于先秦, 盛于汉,衰于晋,败于唐、宋, 复兴于明,中兴于清。
战国、秦汉、魏晋六朝时期,篆刻用料主要为玉石、金、牙、角等,被称为“古代篆刻艺术时期”,作品笔意劲秀,具有较高的“刻字”水平。春秋战国至秦以前,篆刻印章称为“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玺”为天子所专用,大臣以下和民间私人用印统称“印”。

 篆刻艺术用材,以石质材料为主。 因石质印材,柔、脆、腻、坚适中,易于受刀, 并带有特别的金石韵味,故明清以来多为印人 所喜用,同时也促进了篆刻艺术的发展。

印石产地很多,质地也各有差别, 其中以青田、寿山石等为好,青田石细腻、温润、 不硬不燥,易于镌刻,为印材中之佳品。
 所谓“书从印入”其中一种含义便是指篆刻中的书法,应以篆刻艺术的特点入手。因篆刻印面较小,仅在方寸之间,其印面外形或方或圆,或长或自然形,必须在有限范围,展开无限的变化,以求生机勃勃。而“印从书出”,主要是指印章中的文字线条应有书法中用笔用墨的特点,有书法家的个性。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

使刀如使笔, 不易之法也。
篆刻是书法与雕刻艺术的结合,故前人称刻刀为铁笔。前人谈刀法,名目繁多,近乎玄虚。起用刀有轻有重,有冲有切,有正有偏,有刚有柔。笔处有方有圆,有藏有露,运笔有迟有速,转折有方有圆,收笔有钝有锐。
这种用笔用刀的结合,表现出丰富而熟练的笔意。 篆书的结构美和笔法变化之情,刀与石、书与刻的 结合之趣,构成了篆刻艺术的独特之美。
篆刻印章的工艺过程大体包括,准备过程(包括 打磨印石)、印稿设计、操刀治印、 修改调整、钤印、刻边款、拓边款等。
根据印上所起的稿子,先统刻一遍,把握每个字的造型和气势,称为初刻。初刻后,要用拓色蘸墨将印文上墨,使印文清晰可辨,根据要求进一步加工细刻,成为精刻,精刻是一方印成败的关键,必须精心弄刀。
最后是艺术加工,对印文和印边进行处理, 这是篆刻中最后一道工序。一方印的艺术价值高低, 篆刻家的艺术修养水平,都能从这艺术加工中 体现出来。印款的章法与形式要考虑与印面搭配 的效果,使其相得益彰。印款可用文字, 以记事、记兴、记时,也可发表艺术体会与 见解,但文句要清雅有味。
现代的篆刻家借鉴民族的优秀艺术传统, 突破秦、汉玺印和明、清流派篆刻的规范, 勇于革新,不断探索,揭开了现代篆刻艺术新的一页, 其中以齐白石影响最大,他以独特的风格形成了 “齐派”篆刻艺术,最终成为一代宗师。
齐白石早年刻印以浙派碎刀短切法, 章法匀称,平整浑厚。中年追求一种犀利老辣、 气势豪迈的艺术境界。他的章法布局,十分独特, 疏密参差,虚实呼应,线条粗细不匀,多富变化, 顾盼挹让,欹正相生,气脉连贯,意趣稚拙。 在他60岁成功地进行了“衰年变法”,刻意求变, 最终确立迅猛酣畅,大气磅礴, 雄壮豪辣的印风。
印章,是古时候的专属个人信物, 具有独特的个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