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杨本民作品:关口场

四川文化网 2017-9-18 21:55 1781人围观 文学作品

    说起关口,很多老年人总要说起提灯桥。  桥还在,已不是旧日的模样。如同老关口的街,青瓦木屋,还有一些埋叉叉的草房,青石板镶嵌的街面,连接着提灯桥。我所了解的关口,是邑人庄巨川先生讲述的一段故事 ...

  
  说起关口,很多老年人总要说起提灯桥。
  桥还在,已不是旧日的模样。如同老关口的街,青瓦木屋,还有一些埋叉叉的草房,青石板镶嵌的街面,连接着提灯桥。我所了解的关口,是邑人庄巨川先生讲述的一段故事:相传,古时关口只有一条不到半里的小街。一个不产核桃的时节,一个老翁挑着两筐新鲜核桃,来到提灯桥叫卖,一人问起客从何来,老翁指了指丹景山,我从仙居乡来。仙居乡而来的山珍,引来街上人纷纷挑选,大家都在说,为家中孙子或为外孙买点。老翁突然倒掉筐中核桃,言下之意不卖了,嘴里说道:咋没有买给自己的父母尝鲜的呢。核桃倒在地上,顺着小街滚动,羽化成一个个小圆石,从此,关口有了很多小圆石,问起来历,缘由核桃,关口的街叫做核桃街。
  关口,有上下二关,又称毛郎镇,为彭州进出山里山外的要道。刻有“山内九溪,山外七河”的石碑,至今镶嵌在擦耳岩壁,让人站在此地,感触颇多。岁月的痕迹,早已不多。现在留存的文翁祠残缺,是邑人在清末光绪年间,在原玉女祠的基础上改建的,为纪念文翁治水,引岷入沱,灌繁县田地的功德。其中的楹联让人读罢思绪良久,算得上百年前的文物遗址。
  关口有座镇国寺塔,今专家鉴定为宋塔,留有碑文。现为彭州境内列入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与此塔相邻的,是现代高僧济尘法师主持修建的佛山寺,有着佛图澄的传承,善男信女较多,香火不断。在关口,曾有仙人罗公远,曾在长安出任国事,留有很多传说,在提灯桥附近,后人在此建有真武宫,据说是罗公远故居所在,值得后人考究内容还是挺多的。
  提灯桥有上下之分。上提灯桥为下关口的上场口,临近古湔堰。据说,桥上总有一盏灯,在夜晚为行走人指路。来自擦耳岩以内的人们,远远地能看见这盏灯,便会在鸡心包附近,用河水洗涤一番,穿上新鞋,才慢慢地走进关口老街。有人说过鸡心包的传说:一位仙人路过关口,从牛心山与寿阳山之间的岩石上,浸透出点点水滴,好像是一个人流泪,他断定不出三天,湔江河床将涨大水,是几百年以来难得的一次灾难。他看见炎热的天气下,关口街上人家依旧做着小买卖,没有想到会有灾难降临。他告诉每一个人,尽快带上一家老幼,投亲靠友避难。人们笑了一笑,没有理会。涨大水的当晚,人们进入了梦乡。突然,听见声声鸡叫,而且越来越大声,让人们无法入睡。人们纷纷出门,发现一只雄鸡站立在寿阳山下,还在高亢地叫着。而山中的洪水临近,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大伙儿急忙爬坡上坎登上高处,刚刚站稳脚跟,只见洪水滚滚而来,很快淹没了关口街,还有下游的村庄。洪水退后,人们才想起报警的雄鸡,已经羽化成一个酷似鸡心的石头,屹立在寿阳山下,湔江河畔。
  关口,古名堋口,是三河七场的门户。民国时设立堋口乡管辖丹景山、牛心山及山前平坝一带。老街在湔江堰侧。街面前店后居,市场在提灯桥上方附近,有木材、煤炭、粮食等市场15个。每逢场期,山中百姓与周边农民、商贩必来此赶场;特别是一年一度的关口“棒棒会”,正月初五、初九、十五为正期,湔江河坝摆满土特产品和手工产品上万件,本县和周围邻县的人们来此朝山摆会,购买山货。因地处山区要道,大批煤炭、木材、石灰均集于此,有启明电灯公司、宝山炭业、子明炭行、三兴才木材栈、三庐商号等,由此市场繁荣,买卖兴旺。
  炭行采取包厂又零销的办法,生意都很兴隆。启明电灯公司由陕西商贾陈卿天创办,川内一些军阀入股,最多时有24股,于民国26年(1939)开业,1943年在此设立煤炭转运站,纳磁峰、海窝子等乡煤窑,经唐昌水运成都,为当地当时最大的煤炭商家;主要管理者胡春浦系中共秘密党员,为中共南方局提供200余万的活动经费。三兴才木材栈,专收宝兴场九峰山下牟姓木商的大山木材,以及小鱼洞吕姓木商买山砍伐的原木条,利用苦力或放木排集中关口后,散销彭县、成都及川西各地。三庐商号专营油盐米,系小鱼洞吕少田筹组,结合股东七户,后扩大纳股东11户,专建木楼一座,内设茶铺、旅店,为来往客商休息住宿,商谈生意,楼旁设六合同春油盐米铺子。吕少田还涉足木材,其木材水运至成都一号桥专点销售,还在草市街新建住房。
  筏运,在彭县,据说起始于明代。当时,山路崎岖狭窄陡险,陆路运输多有不便,为开发山区木材资源,有筏运水道两条。一条从宝兴场(今龙门山镇老街)起,经小鱼洞、青?林、海窝子到关口,全长60多华里;一条从河坝场(今白鹿)起经思文、三岔河、海窝子到关口,全长50余华里。两条水道终点均在关口,如遇涨水季节,才能经小石河放筏到金堂县赵镇。每年放筏约为半年,三月桃花水发到六月,八月至冬月。停筏期间,家住农村的回家务农,家在关口、海窝子的专业人员,则负责筑堤堵水,以延长放筏时间;一些人到灌县、什邡等地放筏,谋求生路。清代民国时,从事筏运的人分三段作业:白水河至青?林为一段,有放筏人100多人;河坝场到思文为一段,从业有100多人;三岔河到关口,约有近80人,旺季时,还有灌县、什邡人来搭帮放筏人200人左右。
  关口是筏运出山的第一个码头。清代同治十年,新繁人马良栋在关口恢复筏运,每天汇集关口的筏子在千张以上;这些木筏在关口集中上岸,大多用鸡公车转运崇宁,再扎成大筏子到成都,少部分在彭县各地销售。当时,关口经营木材的商号三十多家,雇佣起坎、上仓、分级、堆码等程序的工人有50余名。
  过去,进出关口极为不便,人们总是想方设法改变现状。清代嘉庆初年,在关口建过一个竹质独索桥,俗称关口溜索桥,具体位置在擦耳岩,后因设渡口,年久失修,朽坏消失。擦耳岩上,至今保留石碑,记叙光绪24年修建文澜索桥一事。据碑载,该桥用天台山的竹子、牛心山的石头、丹景山的木头,众人集资所修。王文升垫银千两,各方绅士募捐修成。桥建成后,被大风洪水毁坏,由开药铺的马三盛一人独资修复。由于其建桥有功,当时驻关口的顾保千总曾上奏光绪皇帝,御赐“乐善不倦”,计正楷、篆体各一道,分别挂在马三盛家中和桥头。当地群众又赠“济世津梁”匾额一道。
  关口的发达,还在于天彭牡丹之美名。境北丹景山,山顶有望乡台,古为蜀人祭天之地。道教在海窝子阳平观开始传教,在丹景山中建十重道观,原有道家炼丹之说。牡丹在蜀古有野生,主要药用;随着其文化发展,丹景山逐步成为西部野趣牡丹之地。牛心山下曾有花村,史书多有提及。“丹溪漏日”,引自唐初四杰王勃《龙怀寺碑记》,至今还镌刻在鸭绿桥侧。新都人杨升庵的“鸭绿桥头歌绿水,牡丹坪上眺丹霞”更给丹景山添上浓墨重彩。自然,还有花蕊夫人等历史名人来此祭拜上天,祈求蜀地平安。
  提灯桥,横跨在湔江西河之上。原为木制廊桥,上行进入三河七场,下达关口老街,又可翻山游览真相寺。原有一盏灯桥上引路,意味北行山道崎岖,小心行走,南进关口,可歇店品茶,再继续前行。所以,这座桥被称为风雨桥。
  彭门汇口,玉村总喉,纳山内九溪水,分山外七河流。
  提及关口场,离不开古老的湔江堰。湔江发源岷山山脉茶坪山,彭州境内太子城下,出关口进入成都平原后,河道呈放射状,切入冰水堆积的平原内,形成以关口为圆心的冲洪积扇,历史上逐步分为鸭子河、马牧河、濛阳河、小濛阳河、白渚河新润河、新开河、清白江九条河流,有东六溪西三河之说。湔江堰是彭州历史上开发最早的灌溉水源工程,而关口以湔江堰利用最早,是彭州历史上主要灌溉水源。
  彭州古代治水,记载不多,应该是用竹笼卵石,以竹篓垒石为堤。竹笼以当地慈竹编织,编好的竹笼形如一根根布满稀眼的空心柱子。就地取材装上鹅卵石,以之筑堤挡水。选用的竹子,一般2至3年生,时间不足太脆,超龄的竹子又太硬。用弯刀将一根竹子一分为四,将竹节去掉,以便于编织。单眼竹笼需用6根竹片,双眼笼需用8根竹片,留一个可活动的叫口(竹笼口)。选取的鹅卵石要比叫口大,装笼时,猛扔石头一碰撞,鹅卵石就碰进笼了。竹笼垒石筑成的堤坝,一大特色就是其活动性。洪水将至时,事先将联结竹篓的蔑绳割断,任其行洪。这种方式的堤坝,绵连枯水期岁修,重新垒堰,颇劳民力。优点是急浪可席卷泥沙奔腾而去,河床不易淤塞抬高。
  而关口以湔江堰利用最早,是彭州历史上主要灌溉水源。《彭县志》考:湔江堰自昌意(黄帝时人)及汴宋(公元1127年)皆只三水,说明当时有灌溉面积,无确实数字。自汉代经魏、晋、六朝,湔江堰无多文字记载。唐代刘易从、宋代梁介,明代胡子祺、清代王焕、沈鹏、陆锡祺、毛辉凤、王宫午等在彭县(彭州)任过官员对彭州水利建设均有过贡献。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彭县知县毛辉凤因东西河水利纠纷发生械斗,经多方了解研究,把以前的湔江堰工程,改建在旧堰下方三十丈(100米)处的鸡心石,粉引水口为五处,作五道平梁以为界,装竹笼作分水鱼嘴,宽窄均照前制,即清白、新开同一平梁,宽三丈五尺(11.6米);新润同宽,计西三河还是七丈,濛白二河同一平梁宽三丈八尺,马牧平梁宽四丈八尺;鸭子、小石同一平梁宽五丈四尺,合计东河平梁十四丈。当时施工按照旧规进行,年年岁修,年年冲毁,经常出现东河苦涝,西河苦旱,有时相反。历史上的湔江堰就是这样反复循环演变着。
  民国以前的灌溉分水平梁在关口皂角岩下,分鸭子、小石、马牧、濛白为东四河,共宽十四丈(46.6米),清白、新开、新润为西三河,共宽七丈(23.3米),合计总宽二十一丈(70米),以供彭县、崇宁、广汉、什邡、金堂、新都六县流域境内耕地的灌溉。在原彭县境内,西三河灌溉30727亩,濛白二河灌溉57560亩,鸭子、小石、马牧、小濛阳河四河共灌溉94736亩,在原彭县境内共灌溉183023亩。
  民国时,时任县长罗远猷、冯均逸等对湔江堰整修也做了大量工作。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刘度接任彭县县长,本着创修三台郑泽堰精神,多次请求上级派员主办整修湔江堰,又经省参议员、邑人李季伟一再提议,于1946年2月28日在关口文翁祠召集六县县长、水利会、参议会开会议决整治范围与程序,确定测量补助费由六县按受益田亩分担,工程费由六县向四联总处借贷。虽经多方努力,因物价上涨,预算三经变更,仍然不适用,以致施工测量无法开工。1947年夏秋,山洪爆发,涨水七次,堰首工程冲毁,湔江流域各县粮田受灾十万余亩;广汉复兴、中心、新丰、三水等地均被水淹,房屋、牲畜、农产品均被冲走。彭县更是首当其冲,损失在四十万元以上。县长刘度为挽救下年生产和减少灾荒,呈报实况,省府派人到彭县及湔江流域各县查勘,有了湔江堰整理必要。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湔江东西河分水、防洪工程全面开工,当年收到一定效果。
  清白江,在彭州关口,从湔江分流而出,在丽春镇境内纳蒲阳河。史书记载文翁治水的功德,指的是引都江堰水注入蒲阳河,灌溉繁县土地,使之成为双生河,在彭州南边,成为彭县、新繁之界河。当时,岷江以东归繁县管辖,唐代又设置导江县归属彭州管辖。随着行政区划变更,导江县划归永康军,即后来的灌县,而文翁引水灌溉繁郫良田千七百顷,为后来修建官渠堰提供足够水源,至今造福川西人民,值得世世代代的彭州人怀念。清代光绪年间,邑人在关口改玉女祠,建文翁祠,便有此意。
  如今的关口场,经历了2008年大地震,其变化真的是凤凰涅槃。《方丈记》中写道:“江河流水,潺湲不绝,后浪已不复为前浪。浮于凝滞之泡沫,忽而消失,忽而碰撞,却无长久飘摇之例。”我自以为经历过更多变化,去到过更多风景,品尝过更多的人间冷暖,可能曾与幸福擦肩而过,即使风水流转、重新开始,也终究是更丰盛的人生。

       作者:杨本民,四川省彭州市人,成都市作家协会会员。有诗歌、散文、小说散见国内报刊杂志,出版过个人散文集以及长篇小说。

原作者: 杨本民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