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春:立体的画,无声的诗

马晓春:立体的画,无声的诗

四川文化网 2017-9-18 22:08 1438人围观 学术评论

  “无雕不成屋,有刻斯为贵。”丁酉之年,盛夏之际,在中国民协第十八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研讨班教学实践活动期间,有幸和与会学员观摩了河州砖雕艺术,揭开了它神奇的面纱 ...


  “无雕不成屋,有刻斯为贵。”丁酉之年,盛夏之际,在中国民协第十八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研讨班教学实践活动期间,有幸和与会学员观摩了河州砖雕艺术,揭开了它神奇的面纱,感受了它美妙的身姿。
  漫步于甘肃临夏大街小巷,无论是历经沧桑的遗址,百花争妍的公园,还是古色古香的民宅,设施齐全的广场,随处可见做工精美、雕刻细腻的砖雕工艺品。一块块多姿多彩的砖雕,恰到好处地镶嵌在古朴典雅的八坊十三巷、东公馆等古建筑墙壁上,这些反映民族生活、民俗风情的砖雕,犹如一幅幅立体画,恰似一首首抒情诗,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力和心灵的感染力。置身其中,仿如明末清初、民国时期的古河州。河州砖雕是一门古老的手工艺,要用手、用力、用技,用智、用情、用心,融情于砖,以雕寄情。因此,每幅砖雕作品,既有力的印痕,技的精妙,更有灵的体现、情的抒发。地处兰临(兰州至临夏)高速公路口的临夏神韵砖雕公司,传承了这古老的雕刻艺术,延续了这古老的建筑装饰。
  步入神韵砖雕公司院内,扑入眼帘的是样式繁多、形态各异的作品,犹如一座砖雕艺术博览园。办公楼内的一楼,是砖雕展示馆。以大自然题材和穆斯林风情为主的砖雕工艺品,大到可以装在建筑物墙壁上,小到可以摆在家庭装饰柜上。巧妙的构思,细腻的做工,令人叫绝。二楼是砖雕博物馆,摆放着青砖汉瓦和挖掘出土的砖雕工艺品,大到建筑物装饰用,小到墓地里陪葬品,这些设计独特,古色古香的砖雕,仿似穿梭于青砖汉瓦、古朴典雅的砖雕历史隧道。公司院子、车间周围摆满了各种成品砖雕,有山水花鸟、人物走兽,件件古朴自然,形态逼真;古建构件、陈设摆件,块块画面精致,美不胜收。跟随公司砖雕大师来到车间,从进门到出门,选料、打磨、雕刻,十几道工序,三十多环节,近百人“流水线”生产。车间里摆满了成品和半成品砖雕,青灰色的砖石透着几分古朴,精细化的刀工让人赞叹不已。砖雕大师正在雕刻的“农家乐”作品,方寸之间,有播种的、拉犁的、施肥的,还有花草、房屋、小鸟,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美感十足。谁能想到,这些带给人精神和生活享受的砖雕作品,其前身只不过是一堆堆平常的泥土,它们通过砖雕大师精湛的构思、绝妙的刀工,成为美轮美奂的建筑装饰物和诗情画意的工艺品。
  神韵砖雕公司在延续秦砖汉瓦精细作工的基础上,巧妙构思,精雕细琢,经过复杂的工艺流程制作而成,能经受数百年日晒雨淋。据砖雕大师介绍,砖雕首先要有上好的原材料青砖,从原料的选取到出窑,要经过选土、制泥、制模、脱坯、凉坯、入窑、看火、上水、出窑等道道工序,块块精细,处处精妙。进入雕琢成型阶段,还需蘸水“磨砖”使表面平滑,设计图案“打稿”,将画稿复印在砖面上“落稿”,接着就要在切割好的砖块上用刀、凿划构图“打坯”,精雕细凿“出细”,通过不同的“刀路”、“刀法”技巧,巧妙地刻画出景物的具体形象,最后经过修饰和粘补“拼排”安装。谁能想到,一胚泥土,在烈火的炙热里,凿子的雕绘中,呈现出大自然的千姿百态和浓郁的民族风情,镶嵌公共建筑,农家墙头,沧桑千年,点缀岁月。
  历史悠久的神韵砖雕,运用广,构思巧,技法精。在清后期至民国,规模较大,蔚然成风,宅院、寺观尤为广泛,东公馆、蝴蝶楼及八坊十三巷等诸多建筑砖雕林立,令人惊叹。作为传统文化积淀的建筑装饰,特别注重民间实用美术和建筑装饰艺术的有机结合,不愧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枝独秀,临夏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
  一座座大院,一处处墙壁,每块砖雕都在传情,每个图像皆有意象,每幅作品呈现绝妙。件件砖雕,幅幅作品,都像形态逼真的工笔画,又如寄景抒情的散文诗,意味无穷,魅力无限。它们集雕技和工艺于一体,不论何种题材,表达何种意向,总是造型独特,雕工精细,画图充盈,意蕴庄重。作为临夏民族传统文化和民俗观念的物化形式,这种鬼斧神工般的雕塑艺术,不仅蕴涵着璀璨夺目的美感,以物寄情的灵性,也折射出临夏地区的建筑理念、风俗习尚、审美情趣等。它将古朴与典雅、粗犷与细腻、诙谐与庄重等有机组合,达到完美的和谐与统一、本色的气息与韵律,可谓是陶冶情操,点缀生活,装饰家园,记载历史的精美建筑品和绝妙的工艺品。

 

 

 

 

 

 

 

 

 

 

 

 

 

 

 

 

 

 

 


  作者简介
  马晓春,男,东乡族,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露桐诗话》特约撰稿评审,《莫然文学》《河州文艺》签约作家,康乐县作协副主席,康乐县地方史志办公室主任(总编辑)。
  先后在中国散文网、短文学网、写散文网、四川文化网、莫然文学、边塞文学、《甘肃经济日报》《民族日报》等报刊网络发表散文、诗歌、新闻6100多篇(件),其中有28篇散文诗歌获“魅力临夏.良恒杯”全国少数民族散文大赛优秀奖、第三届及第四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2016年全国诗书画家创作年会二等奖、首届“江苏杯”全国情侣征文大赛诗歌组一等奖、《当代校园文艺》2016年度优秀作家、“未来杯”全国征文大赛奖,“虞姬杯”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第二届当代文学精品选全国诗文联赛旧体诗二等奖,晋级“公爵笔杯”第三届“大家风范”文学赛事决赛;参加了中国民协第十八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研讨班和第三届甘肃文艺论坛——甘肃省少数民族母语文学创作研讨会。多首(篇)诗歌散文被《微信诗歌年鉴(2016卷)》《中国诗歌速递》《2016少数民族诗歌年选》《中华当代好诗词》《当代文学精品选》《当代校园文艺》《初雪》《炊烟飘过的记忆》《江西散文诗》等书刊收录。30篇稿件获得甘肃省及临夏州电视、广播、报刊文字类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著有《康乐县志(1986--2005)》《康乐年鉴2013》《康乐年鉴(2014)》《康乐年鉴(2015)》《康乐年鉴(2016)》《新闻辑录》《文苑花絮》《心灵的放歌》;合著《中共康乐县组织史第三卷》《中共康乐县组织史第四卷》《流年絮语.当代唯美作品选》。

 

原作者: 马晓春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