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绵阳怀古 (一)涪江 我从小便是生长在一条叫釜溪河的小河旁边,从来没有见过大江大河。
当来到绵阳第一次看到涪江时,不仅视野乃至心境都为之大大扩展。几年的涪江滋润,却也使我多多少少添了几分江河的气息。有时行走在涪江之畔,耳闻涪水潺潺,眼见鸟鸣雾隐,一时竟仿佛回到了那些个诗意的年代。
(二)南湖 对南湖我却是有些陌生的,因为我一直未曾去过,只是听闻那儿十分清雅,修筑有纪念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的“六一堂”。不过从绵阳风景图中的南湖景致看,似乎也寻觅不到多少浩渺的感觉,相反倒还有点荒凉。
(三)西山 西山的古意是十分浓郁的,
最吸引人的便是西山四胜:子云亭、玉女泉、蒋琬墓、仙云观。
子云亭是为纪念西汉辞赋名家扬雄而建的,原来的旧址在今玉女泉上扬子云读书台上,其最早年代可上溯到南宋淳熙年间。登临子云亭的感觉不甚壮阔,但却也有几分天生我才的触动。
玉女泉则是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当时西山有一个美丽的姑娘叫玉女,暗恋在此读书的扬雄,而扬雄却始终不知。当扬雄离去之后,玉女姑娘来到读书台,睹物思人,不禁泪流成泉,这就是今天的玉女泉。玉女泉边还有20余组隋唐年间的道教摩崖石刻,尽管不是很清晰,却颇可见大唐气韵。
蒋琬墓高丈余,八角形,由青石条砌成,显出一派庄严气象。蒋琬本是湖南零陵人,投于刘备部下,诸葛亮死后而为丞相总揽蜀汉军政大权,后退守涪城病死于此。
仙云观相传是蜀中八仙之一的尔东仙修炼之地,其最特殊的地方在于它是一个释道合一的寺观,也许信佛信道的人来此都会各得其所。
(四)富乐山 富乐山是三国史迹里具有重要意义的地方,因为刘备于此表述了他据蜀为王的志向。其山的得名也来源于刘备刘璋在涪城相会时,刘备的一句赞语“富哉!今日之乐乎!”
富乐山连绵不断、香围翠绕,富乐阁、豫州园、富乐堂、富乐碑林等散落在山间而构成一体。富乐阁高有十五六丈,登临其上似可得当年刘备感叹的意境。豫州园环湖而建,虽无苏州园林之精美,却也十分玲珑典雅。富乐堂则更多体现了三国的风貌,尤其是在观赏那些三国人物故事群雕时。而富乐碑林仅以书法气韵就再现了过去。
(五)碧水寺 碧水寺建于唐朝,又名滴水寺,其得名是因为寺中有个小池,池里清泉不绝,细看却毫无滴水形迹,以耳聆之,则有叮咚声响。
绵阳碧水寺的美丽,或许正如古诗所云“横截江云住,岩峣耸一楼。下界飞聆语,危槛俯去身。群峰攒四面,双塔划中流。野渡看人小,龛经劝客留”。
此寺十分通灵,虽筑于岩上,山势奇峻,但几百年来一直没有倒塌过,而且据说每次涪江涨水都不能漫淹它。寺内石刻精美,有唐代十八龛石刻佛像、《金刚经》三十二品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寺里竟有一座十分罕见的观世音的男身塑像。观世音原本男身,从印度传入中国后才被改造成女性形象,这都是中国人心理做的怪。故举目视此塑像,却有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似乎是有些恼怒的。
(六)圣水寺 圣水寺在绵阳青义镇,是一座香火十分旺盛的寺庙。去圣水寺要爬几百米的石梯,这到是颇得求佛问道的深意。寺里庙宇众多,给人印象最深的和教益最多的恐怕要算罗汉堂。
堂内罗汉之多,似乎超过了新都宝光寺。而且罗汉的造型多样,神态各异,独行于此应有惧意。当我数到自己的罗汉时,我也请那位年轻的和尚给我讲讲那个罗汉的寓意。不料他却拍拍我的肩膀,突然转身离开了。当时我是万分的茫然,也有几分恐惧,于是跟着他走到一个光亮的地方,他用充满神秘的语气对我说:“那个罗汉叫做高那和修尊者,汉朝时从印度来中原修行而成正果。他如同姜太公钓鱼那样坐在那里,左手指天,右手指地,实属心中有数之态,你当自知你的修为与作为,多的我就不说了。”在他闪烁言辞间,我竟仿佛觉得听到了神灵的警示,这种感觉是从来都未有过的。难道这正预示了我三年前那次因为工作失意而将毅然所做的选择吗?
(七)汉阙 出绵阳北门,沿川陕公路行八里,在芙蓉溪畔、仙人桥傍,便可寻得一对古老的建筑——平阳府君阙。
阙是中国古代特有的建筑。《三辅黄图》中云:“阙,观也”。又云“门阙,天子号令赏罚所由出也”,“阙台,所以饰门别尊卑也”,由此可见阙实乃封建社会中皇权尊卑的象征。平阳府君阙也是这样,它建于东汉末期,有双阙之分,全部用巨石和板石相叠堆砌而成,整齐美观,一高4.53米,一高4.33米,相距26米余。其雕刻十分精美,图像尽其形态,有各种各样的云气仙灵、奇禽怪兽,也有当时人物生活娱乐的状貌,实乃奇异之物。
只是保护不好,仅仅筑了道围墙而已。当时我与弟弟去参观时,找不到大门,无奈只好翻越进去,却也无人干涉,及后见到阙上清晰可见的“XX到此一游”更让我俩感叹不已。听说绵阳准备在此重新规划,以阙为中心修建绵阳历史博物馆,不知几年过去了究竟有何进展?而那双石阙现在还好吗?
(八)李杜祠 李杜祠的存在意义恐怕是因为它是全国唯一一所把李白、杜甫合祠纪念的祠堂吧。其建于清代,红墙相绕,树木葱郁,到也有几许古意。
进门便可见“巴西第一胜景”六个大字。祠里有门津楼、问渔舫、仙圣堂等仿古建筑,而且槛联甚多,都是吟诵李杜的,慢慢看去可得不少慕仰之意。祠里集有大量李杜两人的研究资料以及书画塑像,诸如李白醉酒墨洗塑像、杜甫骑马射箭图都十分雅致高深。而给人印象最深的却是仙圣堂里李白杜甫的高大坐像,神态安然,气势不凡,眉宇间流露出潇逸俊朗之气。只是可叹竟然在堂里还设有一个募捐箱,言明是筹资维修李杜塑像的,这是幸抑或不幸耶!?
祠中有文,略述“李白出生之论”甚为可取,今附文于后以供时人参阅。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李卓吾《李白诗题辞》引升庵云:“白慕谢东山,故自号东山李白。杜子美云:“汝与东山李白好”是也。刘雎修《唐书》因引曾子固称:白,蜀郡人。而取《成都志》谓白生漳明县之青莲乡,以实之。卓吾曰:蜀人以白为蜀产,陇西人以白为陇西产,山东人又借此以为山东产,而修八一《统志》口盖自唐至今然矣。今王元美断以范传正墓为是,曰白父客西域,逃居绵之巴西,而白生焉,是谓实录。”
(九)人民公园 绵阳人民公园素有“川西北第一公园”的名谓。游览一二,却也可以遣兴抒怀。园中景物甚多,儿童乐园、钓鱼池、动物园、茗茶园等都是风胜之地,尤以湖中的意境最好,杨柳拂面,清风徐徐,水波不兴,荡舟一叶足可忘物形外。
公园里还有一座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塑像,其寄托的不只是人们对这位曾在绵阳生活研究多年,曾主持研制中国核武器的科学工作者的敬意,或许更大的意义在于表明一种中国人顽强自立的民族精神,而这才是今天真正可以载入史册为人记忆的东西。
(十)大观园 绵阳大观园是川西北久负盛名的商贸交易区。
在未拆除前的大观园尤见闹热,许多来绵阳的人都会到此逛逛,买买生活用品。后来经重新规划修建,其风格倾向古代风貌,楼阁雕花、富丽堂皇,到也气派,可总感到似乎没有了过去那种更深厚的商业气息。
(2000年) 二、绵师学记 多年以来,我都一直很感谢绵师这样一所师范专科学校。 我知道我无法改变这样一种事实:专科出身。但至今唯感幸运的是自己毕竟在青年时代有过一段大学生活经历,从中我得到的知识与思考将多多少少影响我一生的行为与事业。从一定意义上而言,如果能超越学历、丰富阅历的话,任何学子也许都能得到不同内容上的美丽人生。 考入绵师,我才第一次真正离开生存了近20年的故土, 到另外一所陌生的城市去学习发展,这对一个久居僻地的人来说其意义是十分巨大的。在绵师的几年里,我不断努力丰富着自己的学识,塑造着自己的风格,朝夕以往、神思所系,
莫不诺诺而惊、孜孜以求。 在绵师能让我记忆回顾的很多,我也愿意如此,尽管也有不少令人憎恶的东西,但总是一份过去曾经体验思考过的,而且它们也让我学会了如何观察判断与对人对事。 而绵师给我的教诲也许不仅仅是师范意义上的,当我在后来的日子里,在面对其它更多的挑战与选择时我更加意识到了这一点:我是一个改行者,一个放弃老师身份的人,这在很多时候似乎都在告诫着我…… 绵师的前身据说是上世纪50年代时期的绵阳大学,后经文革冲刷教育改革而支离破碎,仅存意义上的师范而已,及后70年代才在原绵阳师资培训地的基础上重建,经过二十余年的办学也为四川各地基础教育战线输送了大批实用人才,这自当是应合了“为人师表、德才兼备、一专多能、服务山乡”的校训了。也许以后顺应绵阳发展的大势,可能会得到更大的扶持与推动吧。 绵师是如此的小巧而又美丽,三千学生却也有清雅与俗气之辈。我即如是的在其中追求受教,很多时候当我闭上双眼,似乎那过去的般般往事与种种人物便会浮现在我的眼前让我记忆与揣摩,从中唤起一种往昔的纯真与激情。 绵师的风光是四川高校中有些许名气的地方。这是否正因为它承载了些古代涪城的传统呢?在学校的山下,当年刘邦统一中国后的第二年便在此筑起了一座依山傍水状如北斗的小城,史称涪县,由此却成为绵阳作为川西北政治经济中心的开始。去绵师便要经过九曲回转的山路方可得以上去,此山便是与绵阳富乐山连绵一体的雏凤山,林木高深、四时不息。山下横着的便是芙蓉溪,这是当年杜甫在此看渔人打鱼看的入神的地方,早年此处两岸都栽满了芙蓉花,故而由此得名。溪水不深,对岸咫尺,特别是春天行走于此,望着两岸翠竹绿荫,一泓碧水,不禁觉得似乎走进了画的意境中。芙蓉溪临涪江的出口处,便是渔父村,据说是针灸创始人西汉名士涪翁隐居的地方,当年陆游寻迹到此,感叹此地之美,而誉之为“桃花源”。 绵师既有如此美丽的校外风光,也就更加衬托了校内风光的无尽动人,特别是每年春天满校的桃花、樱花开放以后,那种浓浓的春意就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了,所以至今我都很怀念绵师的风景。
绵师八景:雏凤夕照 芙蓉春色 桃笑滴艳 清水晓柳 樱花香雪 陶轩月影 白鹿嘤鸣 挥尘轩梦
(2000年) 三、绵山话史 大学里学了几年历史,遍寻古籍,通宵枕读,到似乎有了点史家气息,所以当年还很想做个能够写当代史的学者。 学校所属的城市是古代有名的绵州(今绵阳),两汉三国时期的文史遗迹还有些可寻,诸如西蜀子云亭、三国富乐山等。学校山下便是当年孔明排兵布阵以对付曹操的龟山、蛇山,可叹的是,几年下来除了些三国文化外我别无所获,直到三年级时去了一趟西安之后才得以彻底改变。 在西安仅仅呆了一周左右,但那已足够我享用一生了,直到现在我都忘不了西安行记的点点滴滴。 我是和有同样历史兴趣的弟弟三三一起去凭怀吊古的。在半坡博物馆尽管看到的许多都不是实物,可见到那些半坡人居住的遗迹时,猛然间我感悟到一种时间历史演化的神奇力量,几千年前的人类与几千年后的人类差异是如此之大,而那种探索却是永远应该相承的;见了雁塔,我真正为之折服,中国古塔的精妙实在是无以复加;上了城墙,四顾苍茫,三三与我不禁都失神了,难道古代就真的是这样守望吗?而且就这样守望了几千年;进了陕西历史博物馆眼见诸多罕见的青铜器、玉器、陶器,当时唯一的震动是:古代毕竟是古代,这些就是古代中华文明的见证物,然而在若干年后又用什么来见证当代的中华文明呢?在西安碑林里读尽了众多书家先辈的沧桑,可憾我与三三却多数都看不懂,反而看到奇怪的是那些外国游客却驻足良久。 到西安最让人难以忘怀的还是秦俑博物馆,当汽车从高高的秦陵山下行过时,我仿佛已感到秦始皇的神秘之力已在驱动着我。跨进秦俑馆大门突然看到那庞大的一号坑后,我一时竟呆住了,如此雄伟的气势!如此骠悍的战士!始属未曾预料!之后我就只有木然的在里面穿来穿去,满脑子似乎都是秦兵喊杀战马嘶鸣的声音。回来与绵师友人说起,他竟说:你怎么没有化为那些秦俑呢?! 回到学校以后,我沉静了一段时间才慢慢把这段西安行记所收获的东西消化,才慢慢真正培养出自己的历史感。后来那位复旦海派毕业的廖老师让我们写“历史是什么?”的论文时,我抬笔就写到:历史是一种能量元素……
(2000年) 四、绵州杂谈 四川绵阳是一座新兴的城市,1985年才撤绵阳专区而成立省辖市,然而不到十年间它便跃居为四川第二大重要城市,这是否是因为它承载了那千年相传的文化底蕴呢? 对于绵阳我始终有种亲切感,也许不仅仅是因为我在那里求学成长,而也可能是它的那种古风与现代并存的的特点打动影响了我。 绵阳的现代风格不仅来自于焕然一新的市容市貌,更多来自电子城、科学城的城市特点。 久负盛名的长虹集团便坐落在绵阳涪城路上,气势庞大,厂区宏伟,特别是那塑立在楼上的“中国最大彩电基地”的大字更是让人感叹不已。长虹是如此的生气勃勃,由它而给了绵阳经济发展以巨大的推动与复兴,其功劳是不可泯灭的。在绵阳城里有个十分明显的特点就是:至今在满城大街小巷无处不能看到长虹集团职员浅蓝灰色的工作服,这似乎已经说明了什么。 尽管长虹现在已无过去咄咄逼人的势头,不过我们还是应该永远记住和继承它那“以民族昌盛为己任”的伟大产业精神。 绵阳科学城的得名实属众望所归。过了东方红大桥,不到多久你便可以进入“开元科学城”。初次去的人可能还有种进了军事基地的感觉,因为科学城的建筑布局较有层次,尤其是把城里划分成了十多个数字区。顺着严整的道路,眼前不断闪现的是同样严整的建筑设施和第几区的路牌名称。 这里就是中国以研究核技术核武器而闻名的“九院”,一个据说有十多个院士的地方。科学城里十分清静,与绵阳城里完全不同,在城里中心地段还有一个十分奇异的雕塑,它的造型灵感来源于核子分裂爆炸的情形,其所传达出来的厚重的科学意味是极其深刻的。 绵阳的古风古意似乎有些为外人所不大了解,这自然是由于长虹、九院的盛名所至。但它的古意在很多时候总能穿透而出,给人震撼,因为这里原来便是刘备当年入蜀奠基的起点。据史书记载,刘备正是在此与当时据守成都的刘璋相会以后,乘势取了成都而成就了大业。 绵阳多出文人奇士,其盛名不下成都。 但如果仔细观察,却似乎可以发现在绵阳本土出名的人物不多,相反到是那些周边县治出了不少,如北川县治水的大禹;三台县唐朝诗人李颀、思想家赵蕤、北宋诗人苏舜钦;安县清朝诗人李调元、现代作家沙汀;盐亭县养蚕的嫘祖、北宋书画文大师文同;江油市的唐朝诗人李白、近代武僧海灯、马列主义先驱王右木。另外也有史书称欧阳修出生在绵阳推官署(今区委机关附近),这到是为多数人所不知道的。
(2000年) |
2024-11-22
2024-11-21
2024-11-16
2024-11-16
2024-11-04
2024-10-31
2024-10-24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