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易白密码”解析

易白 2015-6-9 06:16 1931人围观 文学作品

某日,曾以一首新军营民谣走红网络的创作型歌手再次登录论坛,发布了他的新歌预告,该主题很快成为了关注焦点。而预告中集词曲创作和演唱于一身的歌手“易白”究竟乃何许人也?

某日,曾以一首新军营民谣走红网络的创作型歌手再次登录论坛,发布了他的新歌预告,该主题很快成为了关注焦点。而预告中集词曲创作和演唱于一身的歌手“易白”究竟乃何许人也?



    某日,曾以一首新军营民谣走红网络的创作型歌手再次登录论坛,发布了他的新歌预告,该主题很快成为了关注焦点。而预告中集词曲创作和演唱于一身的歌手“易白”究竟乃何许人也?

    “易白”是成都军区某部一名中士:王增弘。

    王增弘,自幼学习诗琴书画。入后他不仅自己挥毫作画教育激励战友热爱军旅,先后创办了书画培训班、战神诗社、战神乐队等业余文艺团体,为基层连队培养了一批批文艺骨干,丰富官兵文化生活,活跃于基层文化各个角落,被官兵誉为三栖才子。

    去年底,王增弘由于文化工作成绩突出荣立二等功,被部队推选为“学习成才标兵”。

   王增弘是成都军区某部一名25岁的普通战士。他的画室是一间简朴的连队宿舍,四周挂满了国画、油画、水彩画、漫画。在这不足20平米的空间里,他伏案挥毫。一桌,一櫈,一笔,一墨,就是他的“艺术世界”。

    生于沿海经济特区汕头的王增弘,4岁随父学画多次参赛获奖。2005年底,他谢绝一家艺术公司的高薪挽留入伍。当他拖着2箱画笔、画纸来到军营时,新兵班长问:“你会干些啥?”王增弘不说话,“刷刷刷”用铅笔在纸上来了几笔。班长探头一看,乐了:“嘿!你把我画得可真像!”

    在“新兵才艺展示”活动中,王增弘展纸泼墨,现场作画,在场的官兵一个个都被他的才艺折服。

    但对王增弘来说,选择军旅生涯却是一次奇妙的经历。为了培养儿子的独立能力,父亲从小就开始让王增弘体验生活。饭店服务生、三轮车夫、酒店门童、街头写生,这些不起眼的实践让王增弘对生活有了个真实而真切的体悟。他也在一次次的人生经历中,寻找一份属于自己的落脚点。

    一天,他在电视里看到一组动人的画面——闪耀的红星和舞动的绿色军装,汗流满面却线条刚毅,浑身泥水却震撼心灵。军人很美。他突然萌发了参军的念头。为何不走进军营,抓住这种美的感觉?于是,王增弘来到了部队。

    19岁的他,开始了军旅之行,于是就有了新兵入营的那一幕。

    入伍后,王增弘开始用绘画的眼睛来打量军营。训练之余,他几乎把所有的兴趣和爱好都放在基层文化的前沿。将心灵的启发与艺术的灵动,倾注在对士兵日常生活与精神形态的关注上。怎么把人物画出特点、画出神采?在工作、训练和生活中,他留意观察不同岗位战友的特点,记录他们的“职业表情”。于是,炮手、瞄准手、有线兵、无线兵、侦察兵、炊事员都被他画了个遍,个个惟妙惟肖。

    2006年秋天,王增弘所在的团队某连担负装修荣誉室试点,在仿制罗田喜的油画作品《势不可挡》时“碰壁”,宣传股踏遍驻地几百里,也找不到一个画家敢来尝试,股长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听说一营有个‘战士画家’,让他试试?”有人建议。

    “一个普通战士,恐怕……”有人质疑。

    最后他们找到王增弘。只用了2周时间王增弘就完成了画作。一位将军到连队荣誉室参观时说:“无论是构图色彩,还是人物神采,和真迹完全一样!”

    可是他们谁也不知道,这张作品里凝聚了多少心血,当熬了几天几夜的王增弘以军人坚韧的精神品质坚持到最后一笔时,眼前一暗就从画架上跌落下来,正在卫生队输液。医生嘱咐他多休息几天,王增弘却说:“这点不碍事。”又积极地投入到连队工作中。

    野战部队的生活训练是紧张艰苦的,但王增弘从没停止过美术创作,火热的军营生活也使他汲取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绿色方阵中的钢劲与壮美在他的视野中定格成军旅的剪影,战士的风采在他的闲暇时光中凝固成跃然纸上的五彩斑斓。无论是营连的墙板报,团队的舞台背景,文化长廊,荣誉室装潢,野战正规化或是书画培训班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在搞好日常学习训练的同时,他注重发挥自身特长,积极为部队建设作贡献。“他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兵。”提起王增弘,该团政委王同宇这样评价。“平时盼双休,到了双休没事干”是大多数基层官兵的感慨。见很多战友一到双休日觉得无聊不是打牌就是睡觉,他萌生了一个想法:在团里开设书画培训班,成立书画创作室和诗社,一来使大家掌握一门特长也培养战友们的情趣丰富官兵业余文化生活,二来也可以陶冶情操、促进学习进步和文化交流。

    “我想开办书画培训班。”入伍半年后,王增弘敲开了教导员的门,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该部政委王同宇听了汇报后,立即表态,“只要有利于丰富官兵业余文化,可以大胆尝试。”在部队领导的支持下,小小的“书画培训班”挂牌成立,许多战士慕名前来学习。

    王增弘也像模像样地当起了“老师”。在培训班里,“列兵老师”王增弘从基本的书画理论讲起,从素描开始手把手地教大家画。为了提高绘画水平,他们利用业余时间,悉心学习《几何原理》、《罗素素描》、《色彩理论》、《审美艺术与创作》等美学书籍,不到几个月,许多官兵都画得有模有样,成为活跃在文化活动中的小能人。

    那些日子,王增弘既要参加连队训练,又要备课授课,忙得不亦乐乎,可王增弘“忙并快乐着”,特别是看到“学生”小有进步,心里特有成就感。

    可没高兴多久,就听到有人说闲话:“不就是会画画吗,生怕别人不知道!”“挣表现!”……有些平时相处不错的战友,关系也疏远了。

    爱表现怎么了?谁有能耐谁表现去!王增弘郁闷烦恼之余,也没了劲头:是啊,我忙里忙外,图啥?算了,谁爱当老师谁当去。那个周末,王增弘没有去“上课”。

    “罢课”后,培训班的“学生”碰面就问咋回事,王增弘懒得搭理。营长问起,王增弘推说身体不舒服。

    清闲下来,王增弘又技痒,没事就自个画漫画玩……

    有一天,营里有位干部家属路过,看到王增弘的画赞不绝口:“我女儿佳佳参加了暑假‘小画家培训”,那里的老师也没你画得好哩!”一旁的佳佳拉着王增弘:“叔叔教我画画好不好?” 王增弘砰然心动:闲着也闲着,教个小孩子不算“挣表现”吧?

    没想到,佳佳开了头,别的“小军娃”也兴高采烈来凑热闹,王增弘又忙碌了起来。营长见王增弘忙乎,来旁听了几次。营长说:“你得注意收集你画的画,可以办展览呢。” 王增弘灵机一动,把学员们画的“练习作”和自己的画选贴在墙上,真的来了个“绘画作品展览”。

    展览的日子,王增弘选在周日上午。那天,机关也来了不少人,个个品头论足,津津有味。有两幅画被看中,推荐参加纪念建军节的美术展览。那天,营长拍着王增弘肩膀说:“爱表现咋了?你看看,会表现就是好嘛!”

    继书画培训班成立后不久,王增弘又在部队成立“兵之源书画创作室”。迈步王增弘所在团队的营区,一条集安全格言、安全图片、安全漫画为一体的安全文化长廊格外引人注目,这是他花半个月时间完成的。文化长廊虽然算不上什么大工程,但发挥作用可不小,一幅幅形象生动的漫画配上安全警示语,让官兵在耳濡目染中就能接受对安全理念、安全知识法规的学习教育,在部队营造出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创作室成立以来,王增弘共创作了反应训练安全、生活安全、季节性安全等在内的“安全漫画”共7册500多幅,有许多漫画被《战旗报》、《解放军报》、《西南民兵》、《中国军网》、政工网等媒体连载刊发。被《战旗报》聘为特约撰搞人,开辟了“画说网事”、“图文说法”等官兵喜闻乐见的漫画专栏。

    2009年王增弘凭借一幅纪念抗震救灾为题材的油画作品《守护 》,拔得“2009和谐文化之旅全国诗书画大赛”头筹。被官兵们誉为“战士画家”。

    由于能写会画,王增弘被调到营部担任文书工作。

    做连队的文书,要没两把刷子那可是不行的。制作连队花名册;保管连队人事档案;保管收发文件;起草有关文件;干部不在时临时在营部值班;接待来访人员;出连队的墙报或板报;每天收集下属单位的情况;有时还要保管登记枪支弹药和仓库;记录值班日志等……这些都是文书要忙的,而王增弘愣是把不简单的事干得既轻松又简单。

    有一次,上级单位来到该营突击视察军械装备工作。面对着首长的不断询问,大家都在为他捏了一把汗时,王增弘轻松的对答不仅让战友们松了口气同时还赢得了上级首长的高度评价。他把看似简单的工作干得既漂亮而又不简单。

    然而艺术家也有自己的“软肋”,担任文书不久王增弘由于不会操作电脑,被新上任的教导员泼了冷水。“作为营部文书,你竟然不会打字?还要拿着笔起草文件!”有一次,上级机关急需各营汇总上报参训人员的最新花名册,看到王增弘一笔一画在记录和推算,教导员凑着手表火冒三丈,当场撤掉了王增弘的文书职务。

    被下放到班排当副班长的王增弘有点心灰意冷,晚上睡觉辗转难眠。“从哪跌倒的就从那爬起来……”在王增弘最消沉得时候,班长贺超主动找他谈心交心鼓励他在参加训练和发挥自身特长的同时要加强学习。“我都二十岁出头的人了,现在学这些,已经太晚了!”“不会晚!活到老学到老……我们班没有菜鸟!”

    “我不是菜鸟!不是!”

    此后每逢晚上熄灯就寝,王增弘就背着一书包电脑教材跑到连队学习室学习电脑。“你看你,把电脑弄坏了!”“我,我赔!”王增弘紧张得直挠头。

    “呵呵,原来王班副是个电脑盲……”由于不会开机关机,王增弘在大学生新兵面前闹了笑话。“请你教我……”然而王增弘不耻下问求学举动,感动了90后新兵,他从零开始,一点一滴学起。

    此后不久,王增弘在网上发表的诗歌《天堂之旅》,被全军政工网评为优质稿件,谁都知道那是王增弘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文章。这对王增弘而言许是一种安慰,他又接二连三发表了大量诗词作品。王增弘不仅学会使用军网QQ和网友聊天,交流学习心得,还担任多个论坛版主兼职政工网网络编辑。他还自学PS平面设计,制作了很多海报习作。

    “这是我设计送老兵专题活动宣传海报” 登录强军论坛。笔者看到,网名为“易白”的网络管理员王增弘正和网友们讨论送老兵专题海报和电子杂志《强军文艺》的平面设计制作以及“送老兵专题活动策划”。

    当初那个“电脑盲”今天已经蜕变为全军政工网的论坛管理员。而这一切实际上是时任教导员“明文勇”为他精心设下的“成才圈套”。

   新颖时尚的封面,一行字体怪异的书名,一段简洁大方的小传,一幅淡雅传神的自画像,一首绝句是全书的序文。乍一看,这本书似乎有些“无厘头”。然而;正是这样一本无厘头诗集《心界》出版发行后,倍受关注和推崇。诗集被读者制作成电子书上传到网上,被许多网友转载收藏。

    很多人知道王增弘是个战士画家,而实际上王增弘是这本《心界》诗集的作者。画画之余王增弘几乎书不离身,笔不离手。他致力于新诗和古体诗音韵格律相结合的实践与探索,其诗画作品多次参加省级、全国比赛获奖,诗词作品散见于《大理日报》、《今日文摘》、《西江文艺》、《政工导刊》、《战旗报》、《西南民兵》、榕树下、全军政工网等媒体。

    当兵六年多,王增弘吃了不少苦,他一次次体验生活,为了及时记录灵感和提炼创作素材,王增弘随时随地揣着笔记本,几多艰辛几多曲折,他一路走来,甘苦自知。《绝句写作教程》、《易经》、《人间词话》、《白香词谱》、《艺术论》、《文赋》、《西溪诗存》、《波浪式对立统一》等诸多专家的学术文章和理论著作,王增弘啃下了一本又一本,他不断从生活和其它艺术门类中摄取相通理论精华,丰富创作思维和审美情趣。

    在战友眼里,“大忙人”王增弘每天的睡眠时间不会超过四个小时。有时候吃饭走路王增弘不是若有所思的思考就是慌张的抬起手腕计量时间,据战友反映,王增弘甚至忙得连斗地主、炸金花之类的扑克牌游戏他都没时间学会。经常是起早贪黑,他不喜欢午休,晚上喜欢喝着浓茶加班深夜学习。他常说“被窝是年轻人的坟墓,一定要利用业余时间创造人生效率……”

    用战友的话形容“时间对于王增弘而言跟命一样重要,他总是把时间安排得满满的……”王增弘不但报名参加了团军乐队集训,师从云南黑管演奏家马云。还连续报名参加了好几届中国作家协会和解放军报社举办的远程写作函授学习培训,为了争取更多时间学习和画画,他晚上加班越来越晚,睡觉的时间也越来越少,有时候甚至通宵,白天正常参加训练。部队领导和战友们时常在他耳边重复的一句话是:“注意身体”。

    终于有一天,早上出操的时候,王增弘忽然眼前一黑倒下了。被战友抬到卫生队躺了几天,岂料回连队后规矩了一段时间的王增弘“加班病”又犯。

    每次都是领导查铺查哨发现学习室亮灯,把他“轰”回班里面睡觉。他总会撇着嘴说“营长,我这些年加班习惯了,现在就寝的话我会失眠。”“加班!加班!身体搞垮了怎么办!”营长经常被王增弘气得火冒三丈。“我只不过是把军人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的战斗精神用来学习而已……有句广告词是这么说的:男人就是要对自己狠一点!”这是王增弘经常拒绝就寝的口头禅。

    晚上点名,他说以后晚上不可以到图书室加班,理由是个别同志加班很晚,导致休息不好影响训练。我没理他,照旧加班至深夜,有时候通宵,白天正常参加训练。

    有时候刚躺下就轮到王增弘站岗放哨,有时候下岗王增弘会兴奋的告诉接岗的战友 “我突然来灵感,我要简单记录下来再睡,不然我会胡思乱想甚至失眠……”

    2008年秋天,演习部队回撤途中经过一个穷辟村庄,王增弘和营长蹲在一路口啃干粮,不小心掉了一小块面包在地上。突然一个衣着破烂,脸上挂着鼻涕彝族小孩窜过来抢起地上那块面包迅速地塞进自己嘴里。营长叫住那小孩,把挎包里的干粮都倒在小孩的手上。那一幕震住了王增弘的心灵,他突然发现,自己多年来创作只不过是停留于纸上的风花雪月,他突然明白“爱”是艺术的纽带,只有“爱”才能赋予作品思想灵魂和永恒的生命力。

    回到部队王增弘一气呵成写下诗歌《抹不去的彝乡记忆》,文学评论家欧阳百川这样评论:“读完全诗我黯然泪下,这些从诗行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我从诗中看到了王增弘的“诗心”装满大爱……”并评论《心界》作品中返璞归真的“灵性式”表达是诗学上成功的探索。

    2010年,成都军区在“12.5”道孚大火扑火行动中,牺牲了15名战士。当得知15名烈士生前没有留下任何遗言便离开人世的消息后,王增弘加班通宵含泪写下长诗《补遗》,诗歌在《战旗报》、《西南民兵》、成都军区政工网首页、全军政工网首页等媒体发表转载后,一时间引起了强大反响,许多网友纷纷跟帖哀悼烈士。

    不久,他又以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题,在全军政工网文学频道推出首部军旅诗歌漫画《我愿意,站在楼外看你》、《穿上军装的爱情》、《子弹的爱》被网友们推为“新锐诗人”。

    同年,出版了王增弘收集整理了十年间写下的诗词稿,出版了被评论界誉为“大家诗”的诗集《心界》,并参加了在广州举办的“南国书香节”,新华网、解放军报、战旗报、政工导刊、今日文摘、西江文艺等媒体纷纷对其进行了报道,全军政工网文学频道集其作品在“名家推荐”专区开通了专题网站,一时间评论报道其人其诗的文章颇为热闹。著名将军作家邓高如撰文称其诗“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如今艺术界能够同时精通几门艺术的人几乎已是麟毛凤角,易白小小年纪就已在诗书画上有如此造诣,日后的艺术修为不可限量……”《今日文摘》总编王雪芳感慨。

    湖南省诗词协会副主席陶先淮读完《心界》诸作后由衷感言“我从易诗中感受到善良正派的品法和风貌,还有宏图远志昂扬奋发的战斗精神……”

    当读者翻开诗集品读其文字的时候,王增弘却躲在一个安静的角落,撩动琴弦,潜心于音乐创作……

    紧张有序的生活节奏是他创作素材,惺惺相惜的战友情义是他的灵感之源,火热军营点燃了他创作的激情,每句旋律都源自一段刻骨铭心的故事。

    王增弘所在部队驻地云南弥渡诞生过世界名曲《小河淌水》,受当地民族文化影响,一营接力班历任班长都会弹吉他。训练间隙,战士们弹琴唱歌,俨然一道文化风景线。5年前,新兵王增弘分到接力班,和傣族班长贺超结下吉他缘。

    在新兵营举办的一次“新兵才艺展示”活动中,王增弘刷刷几笔绘就的画作“震”了围观的官兵,然而让人出乎意料的是表演并未结束,“寒风飘飘落叶/军队是一朵绿花/亲爱的战友你不要想家/不要想妈妈……”放下画笔王增弘又迅速抱起吉他为官兵们弹唱《军中绿花》。

    “好!好……贺超,这个兵你带。”营长听了以后,抹着一脸老泪说要把王增弘分到“吉他班”。当王增弘来到班门口的时候,看到门牌上写着“接力班”才恍然大悟。

    原来“吉他班”是接力班的外号,传闻该班连续几任班长都是文艺骨干,时任班子贺超不但是团军乐队一把手,更是上一任班长调教出来的吉他高手。用音乐这种艺术调动训练氛围、充实文化生活、贯穿思想工作、陶冶战士情操是接力班的老传统,接力班的战士吹拉弹唱各有一手,因此官兵们给接力班封了个外号“吉他班”。营长说:“爱好相同,容易相溶”所以把王增弘分到了“吉他班”。

    “吉他班”多次出色完成任务,先后受到各级首长口头表扬一百多次,连续三年被评为三等功班,连队第一个立三等功的上等兵尼玛出自“接力班”,第一个入党的列兵祖兆忠也出自“接力班”,获得全团接力专业比武第一名的二站长王占魁也出自“接力班”,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思想工作骨干、优秀班长、四会教练员的贺超是接力站一站长,“吉他班”班长。

    刚进班里,班长便问:“你就是那个会弹吉他的王增弘?”“嗯!懂一点。”“那先秀一段吧!”说着他递了把吉他给王增弘,班里面几个老兵没说话,一副看戏的样子。王增弘知道,这种 “摸底式命令” 无非就是想看看他的演奏水平究竟怎样?王增弘接过吉他二话没说就开始弹唱《当兵的那一天》。

    前奏响起周围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寂静:记得我当兵的那一天/爸爸妈妈都来送我/他们紧紧的拉着我的手/轻轻的向我诉说……

    出乎意料的是贺超悄悄拿起靠墙角另外一把吉它开始了即兴华彩并充当二声部和声:好!再来一个!一曲奏毕,老兵们掌声连绵,王增弘与贺超同时扬掌一拍即合,奏响了一曲又一曲,从此王增弘跟贺班长由默契的音乐搭档成为好兄弟。训练间隙,不管再苦再累,他们经常会抱起吉它弹唱小曾的歌,那一刻官兵们都是快乐的。

    王增弘与班长贺超多次联袂登台献艺,把基层文化搞得风生水起。每年老兵退伍和新兵入伍时段,部队后山上总会开满一种红得似火的小花,朴素而美丽,战士们都称这种花为“退伍花”。“退伍花”一词传遍整个军营至今。 也有官兵认为花儿象征着自己在部队的成长。驻地民间则传说很久以前山上葬着两名解放军烈士,是他们的鲜血染红了整座山头,每逢老兵退伍,新兵入伍时节,大山就会显灵,满山花开送老兵、迎新兵……绚丽多彩的“退伍花”象征着战士的军旅青春,王增弘曾对班长承诺,退伍时写歌相送。

    转眼又是一季花开,眼看朝夕相处了几年的战友即将退出现役,往日一起训练、一起哭过、一起笑过的种种生活画面在王增弘的脑海沉浮。

    这激发了王增弘的灵感,就在2009年他的老班长离开的那一年,他提起笔写下这首《花儿又开》。

    连队开展艰苦奋斗教育,要求各班开会讨论。战士们围绕“如何勤俭节约,如何利用资源……”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营区草坪和垃圾站那块地一直以来是我们班负责的卫生区,我看有些资源是可以利用的。”王增弘突然想起何超说过的话。

    那是接力班的老传统。由于训练任务重,官兵们平时爱吃零食,垃圾站的垃圾多半是一些方便面纸皮箱、可乐瓶、易拉罐之类的废品。为了引导战士们学会利用有效资源,学会勤俭节约,老班长常发动全班捡废品换些学习用品,有一年汶川发生地震,连队组织捐款,接力班捐得最多,那些都是接力班战士捡来的。然而自从何超和班里的老兵退伍后,班里面铺展浪费的现象有所抬头,一些刚入伍90城镇兵和大学生士兵,觉得捡破烂很丢人,有损个人现象。捡废品的老传统也渐渐丢了。

    “我们接力班捡破烂的老传统要保持下来,不是因为缺钱,也不是为了赚钱,而是通过这种活动形式让战士们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受到影响,学会如何有效利用资源、学会如何精打细算过日子……”在班里开展的艰苦奋斗教育讨论会上,王增弘提出了继承老传统的做法。“这个提议很好!班长张岳广表示支持” 于是第二天,全班人员展开行动,利用打扫卫生区、倒垃圾的时机捡起了废品,王增弘捡得最多,那个月王增弘用捡废品的钱买了一把红棉牌吉他,听着王增弘的吉他声,此前一些不敢捡废品的新兵似乎受到什么启示,也对捡废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久后这些新兵用捡废品的钱买了文化用品,尝到了甜头。

    那个季节接力班买了全团第一台智能饮水机、洗衣机和各种文化用品还捐送了两百多本旧书给连队图书室,那些旧书有些是捡的,有些用捡废品的钱买的。

    由于王增弘捡得最多,又姓“王”,他原本“吉他王子”的封号被战友们戏称为:“破烂王子”。

    有一次周日刚吃过晚饭,王增弘背着吉他躲到连队会议室锁上了门就陶醉在创作的境界里,当时连队领导和战友们都知道王增弘在参加军乐队的集训,所以也没说什么,王增弘一边哼着旋律一边用吉它扒谱,弹唱得非常投入,发出阵阵叮叮咚咚声响,直到营长敲开门王增弘才知道兄弟连队的战友都被我吵醒了,第二天全营集会,王增弘被点名批评,因为那次“夜半歌声”事件,王增弘在全营出尽洋相。

    由于没有系统学过音乐,虽然有了歌词,却没有曲谱,无法演唱。直到班长退伍那天,他也没有写出歌来,只填了几句歌词。无曲难歌,一直梦想着亲自把这首歌唱给老班长听的王增弘,并没有气馁,决心将这首《花儿又开》创作到底。一有空,他就沉到连队学习室啃书泡网吧,双休日请假外出拜师学艺,将歌词改了又改,把曲谱换了又换。

    不会谱曲,他到书店买来“曲艺分析”、“和声理论教材”等书籍自己琢磨。他牺牲了所有的休息时间,利用假期到成都学习,拜访四川音乐学院、成都大学等相关院校的老师,请老师们帮助修改他的曲谱。缺乏演唱技巧,他就在城里联系了声乐老师,每周末上门求教,一小时二百元,一上就是半年多。

    平时练歌,为了不影响战友休息,有时他会在凌晨五点起床,抱着吉他,跑到空无一人的操场演唱。

    他还四处打听,找到成都军区战旗文工团,“你胆子可真大!降B调的曲子,整整跨了18度,你这小子虽然写东西不按牌章出牌,但蛮有灵性,音准也不错!”军营民谣元老小曾注视着乐谱,百感交集!

    两年磨一剑,创作期间王增弘多次试唱作品,收集听众意见,他先后对词曲草稿做过两百余次修改。很快,“王增弘为我们创作了一首歌”的消息,在部队即将退伍的老兵中不胫而走,许多战士慕名而来,想亲耳听到这首歌。战友们的热情让王增弘感动。为了让大家听到自己最真实的声音、最好的演唱效果,他毅然决定,拿出三个月的工资,跑到省城一家专业录音棚,用一周时间录制下整首歌曲。

    幽暗而富具格调的琴房回荡着动听的旋律,一个沧桑的艺术家弹着三角钢琴,表情十分激动,一曲奏毕。他注视着乐谱兴奋地告诉王增弘“我找到了,我终于找到一个值得我培养原创歌手,这才是我等待已久的作品……”“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个音乐作品,是写给我班长的,钱不是问题!”“付公司的录音费低价优惠你,按时间算。至于伴奏的制作费请乐手等其它费用就算了……”那日,王增弘与音乐制作人屈膝长谈。

    岂料第二天,当王增弘再次来到琴房的时候,此前那个言辞激动的沧桑艺术家消失得无影无踪。王增弘找到这家公司的老板理论。“我们制作音乐伴奏请的都是资深的专家,包括制作伴奏过程中请乐手都是从专业的艺术院校挑选的,你昨天付的那点录音费根本就不够,那个制作人擅作主张根本不能代表我们公司意见……”王增弘顿时脑子一片空白,回部队的路上,他深深感叹:音乐这条真是不好走……

    “我这个人适合做艺术家不是适合做商人……上次我因为低价接单子的事情与公司老板大吵了一架,由于公司不赞同我培养歌手的想法,所以我辞职了,现在我自己成立的音乐工作室,免费给你做音乐,我要把你培养成新军营民谣歌手……”不久王增弘接到一通电话。

    周末,王增弘请假到录音棚,“不行!不行!再来!”制作人像要求一个明星一样严格而挑剔,王增弘录了一次又一次……

    2011年10月底,就在“退伍花”又一次漫山遍野绽放的时候,王增弘的《花儿又开》正式发布,“山上的花儿又在开\绽放着整个季节的精彩\青春的姿态走过来\走出了太多太多的感慨……”舒缓的旋律,纯朴的嗓音撩人心弦,这首名为《花儿又开》的原创军营民谣出现在各部队局域网,歌曲播出不久就有不少网友转载下载、点击评论,仅三天就位居网站年度专题评论排行榜榜首。相继被全军多个网站首页置顶,迅速风靡大江南北的座座军营,上万家地方网站竞相转载,上线收听和下载收藏的军内外用户已超过1000万人次,在许许多多即将离队老兵的口中传唱,掀起了时尚、流行的“新军营民谣曲”旋风。一些网友称自己在原创音乐如同荒漠的军网上发现了绿洲,还自发组织制作视频宣传推广;有网友跟帖说,这首歌很给力,“唱出了我们80后、90后的心声”。被官兵称作“新军营民谣”。

    “明年花开,你会不会回来……”王增弘的一位战友听到这首歌后,登录军网含泪写下留言:“兄弟,这首歌我将会唱一辈子……”

    如今这首歌被收录进全国KTV曲库和两百余家音乐网曲库。

    为了解这首新军营民谣的创作背景,笔者来到王增弘所在部队。

    “有一次王班副发高烧,还硬要参加轻武器射击考核,很多人都为他捏了把汗,结果他却以5发48环的成绩夺得全营第二名……”从官兵们口中,笔者了解到王增弘不但各科军事训练成绩优秀,而且还酷爱拳击,散打……连续几年被评为“优秀士兵”、“先进个人”。

    “防守永远是最好的进攻,因此抗击打能力很重要……”

    有一年部队执行军事任务,在野外强化训练的时候,连队请了入伍前读过警校的老班长蒋金良当武教头。

    “我拳脚向来比较重,为了安全起见,下面我需要一名学过散打或者拳击的老同志配合我为大家做示范,请有没有谁学过散打或者拳击的?”

    “报告!我入伍前练过两下……” 突然队列里的王增弘主动请缨。

    “出列,下面由我和王增弘为大家做抗击打训练示范” 随即武教头摩拳擦掌问“准备好没有?”

    只见王增弘深深吸了口气,握紧拳头收紧全身肌肉点了下头。扑通一声,武教头一个快准狠的鞭腿打在王增弘后背上,在场战友目瞪口呆!要知道那一腿打在后背上声音听起来如鸣鼓一样响,只见王增弘面无表情,过后他又缓缓的呼气,放松全身肌肉说:“没事!”

    “好,为了让大家看清楚一点,下面我们在做一次示范,这一次我将加大打击力度,请你一定要调整好呼吸!”随即,武教头命人找来一根粗大的木棍,只见王增弘气定神闲,再次深深吸了口气说:“好”!吱!木棍断裂的声音在野外训练场回响,战友们纷纷为他捏了把汗,王增弘作了适当放松动作后,面向战友说:“只要掌握了呼吸规律不但不痛,还可以避免受内伤。”随即在摔跤的实战训练中,体格瘦小的王增弘出拳的时候被一个大个子老兵扣住了手腕,眼看大个子老兵就要摔倒王增弘,只见王增弘借着要被摔倒的方向倒过去迅速借力,一个漂亮的反摔动作将大个子老兵放翻在草地上。“好!漂亮。一旁观战的官兵纷纷鼓掌。“没想到,王增弘这个才子还会这一手,真是深藏不露的家伙!”战友们纷纷感慨。

    “文艺创作只是训练之余的兴趣爱好,对我而言只有献身国防,建功沙场,才能证明一个男人存在的价值。我的梦想只有在训练场才能得以实现……”笔者走近王增弘,“因为我不再是以前那个只会写诗画画的文艺青年,我首先是军人,然后才是艺术家……”与王增弘谈及文艺创作的时候,他向笔者坦言自己的价值观和对训练场的向往。

    前年出画册、去年出诗集、今年出歌曲,一个基层连队战士5年间成就“诗歌画”梦想,同时兼任全军等多个网站、论坛的远程编辑和管理员,与网友共同创办了电子杂志《强军文艺》。令人称奇的“王增弘现象”在成都军区部队官兵中引起强烈反响,驻滇某师还把他的作品和事迹存入师史馆,作为士兵成长成才的范本加以解读。喜欢创新的王增弘却从另一个角度审视自已:“我是基层文化的受益者。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没有基层文化的滋养,我不可能走得这么远,更不可能取得这么丰硕的成绩。”



原文标题:解读易白现象   刊发时间:2012年4月18日
【责任编辑:刘昌宝】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原作者: 彭霈、洪涛 来自: 青年军事
精彩评论1
我有话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