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化网—四川文化艺术门户网站
标题: 文同诗竹园景区常态化演出《文同》剧本(作者:陈云达) [打印本页]
作者: 赵良田 时间: 2023-6-12 20:47
标题: 文同诗竹园景区常态化演出《文同》剧本(作者:陈云达)
说明:该脚本既适宜有灯光布景和音响的舞台演出,又适宜在各景点拆散演出,不可以录制音像在景点点播。
题目:《金榜题名》
主题:展示文同入仕的艰苦历程
人物表:少年文同、青年文同、文同、父母、邻居、报子、官差5人,礼部尚书、翰林学士、宗仁堂、考生若干,舞蹈演员若干
幕启:(画外音)文同出生在以农为业的书香之家,他在故乡永泰勤耕苦读三十载,才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他入仕的艰苦历程,为后世学子树立了榜样。
一幕:幼志于学
画外音:一天,小文同云县城卖柴,因躲避不及,被官轿撞翻在地,还受到鞭笞,他哭着跑回了家。……
场景:文同家院坝,一桌四凳。
人物:小文同、文同父母
表演:文同母亲坐在板凳上搂着小文同,文同父母用布帕沾水擦拭文同脸上的鞭痕。
小文同:“呜呜呜……父亲、母亲,那官家的轿子跑得疯快,吓得一街的人都惊慌躲避,我连人和柴都被撞翻在地,是他们不对呀,那官差为什么还打我,为什么呀、为什么呀?(小文同哭喊)
母亲:当官的一贯蛮不讲理,他们高高在上,不把平民百姓放在眼里,官差们也跟差狐假虎威……
父亲:“自古以来,当官的有好有坏,像你的先祖汉代蜀郡太守文翁,他就是一位勤政爱民的好官,他倡办官学,资助贫穷的孩子读书……”
母亲:“对呀,还有你的另一位先人,他叫文立,官至太子太傅,可以不借皇帝的权威欺压百姓,他最讨厌官官相卫,不贪图京城里的安逸生活,总喜欢到穷乡僻壤云访贫问苦,为老百姓办实事……”
父亲接过话题:“是呀。我们文家世代都饱读诗书,恪守礼仪,懂得廉耻,出了很多勤政爱民的好官,儿呀,历经战乱,我们辗转来到永泰,也已经是家道中落了,现在安定了,我们把重振家声的希望就寄托在你身上了。”
母亲:“我们希望你勤奋学习,争取早日金榜题名,做一个体恤百姓的好官!”
小文同立即跪在父母身前:“父母大人在上,孩儿谨记二老谆谆教诲,从今天起,更加努力学习,争取早日鲤鱼跃龙门,做一位清正廉明的好官,为大宋建业,为百姓造福!”三叩首落幕。
画外音:从此后小文同农忙时下地干活,农闲时到太元观半山学寺勤奋苦读,课余时和庙里的和尚、观里的道士谈经论道,二十岁时诗文书画就名满梓州,但他并不自满,学习先贤,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十年间,游学四方,遍访蜀中名士,以诗书为见面礼拜谒文颜博,赢得“石室先生”的美名,为参加乡试作好了充分准备。
二幕:题壁励志
画外音:公元1046年,文同第一次赴梓州潼川府参加乡试,高中梓州举人第一名“解元”。
情景一:报子报喜
file:///C:/Users/ADMINI~1.DBT/AppData/Local/Temp/ksohtml7508/wps1.png1.沿途:报子甲双手高举“报牒”(类似今天的奖牌,以红绸花带饰),牒牌上书写: 报子甲在前小跑,报子乙边敲铜锣边高呼:“梓州府报子奉命报喜永泰县文同高中梓州乡试第一名解元”(一路高呼,一路敲锣,如是几次),报子丁双手捧红绸花绶带紧随其后。
2.文同家院坝:报子甲(对着文同及家人)“梓州府榜示:永泰县考生文同得中梓州乡试第一名解元,报子三人持梓州知州官牒前来报喜,请解元文同接牒,并作好明年春闱赴京会试准备。
文同接牒,报子丁为文同戴上红绸花及绶带,文同父给报录赏银,众人欢呼,鞭炮、锣鼓响起。报子下。
情景二:官绅贺喜
场景不变,文同妻儿捧牒与文同父母站立一旁,文同戴红花绶带稍前:
鞭炮响起:乡绅管家双手捧喜帖趋步至文同身前,边鞠躬边道:“永泰乡绅勾氏族长勾喜良、赵氏族长赵名臣、陈氏族长陈兴元率永泰县众乡贤在永泰大酒楼设筵,为新进举人文同贺喜”,文同接帖:“谢谢众位高贤。”管家下
又一阵鞭炮响起:官差甲手持喜帖上,向文同鞠躬道:“永泰县令郭经恭请新进解元文同大人到县衙同乐。”
鞭炮二响:官差乙手持喜帖上“盐亭县县令刘伶恭请新进解元文同大人赴盐亭为学子讲学。”
鞭炮三响:官差丁手持聘书上“武信炽众乡贤联袂特聘新进解元文同为遂宁官学校长。”……
落幕。
情景三:题诗励志
场景:书塾壁头
画外音:文同中举后并没有沾沾自喜,他很少参加乡绅和官府的宴请,思考更多的是步入仕途后应该怎样为官,他来到自己苦读二十余载的太元观半山学寺,在教室的墙壁上奋笔疾书……
书生文同单人舞(手持毛笔,作书写状),配乐朗诵《太元观题壁》,诗朗诵毕,再用画外音或文同(边舞)独白:
我一定要像周公那样一生勤勤恳恳,遵循孔子教诲“忠君爱民”,效孟轲上奏章,敢于为民请命,学扬雄写策论惊天地泣鬼神。我一生的追求是什么,不是高官厚䘵,而是能向我大宋朝帝王献上天下大治的良策。
在画外音中落幕:文同为官三十载,始终不忘初心,勤政爱民,清廉一生,在他人生的最后一年,受宋神宗召见,献上了治国安邦的两论。
三幕:金榜题名
布景:京城人试考场太常寺,文同独坐半封闭一格。
场景一:文同应试
可根据场地大小,演员多寡,可再现几位考生。
主考官:礼部尚书从盖有火印的信封中抽出考题,向考生展示并宣读三遍:“第三场考策论,考题为《天听君人之言论》”
文同坐姿作答题状,画外音:“为君者受上天派遣而治理天下,当以天下为念,惜珍万物而不违背天时,守护地利而不负苍生,恤万物而爱民,切切以生计为本……为臣者既忠君又爱民,上传下达不欺不瞒,善进忠言而忤圣意,善导民情而不露官威,效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守之以恭、卑、畏、愚、浅,俭以养德……
场景二:仁宗钦点
礼部尚书手一摞答卷,站立一旁,向宋仁宗递初录试卷,宋仁宗手持朱笔,翻阅试卷曰:“这冯京赋大气磅礴,诗意深厚,策论中规中举,就状元吧。”在卷上挥笔写上①,尚书将第二份文同的试头上递给宋仁宗,尚书曰:“文同写得一手好字,赋、诗、策论当属上品,但臣得知其书画才艺已名满京城,臣恐因其勤于才艺而疏于理政,故……”宋仁宗点头细看文同策论,微微摇头,指着文同策论中一句:“俭以养德”朕不赞同,我大宋从太祖登基以来,许厚禄让文武百官不懒政,倡俭,何来勤政之动力?探花不能给他,榜眼也算了,就第五名吧。
在画外音中落幕:“于是宋仁宗朱笔一挥,文同高中进士第五。”从此步入仕途,他三为朝官,五任知州,在大宋朝改革派与保守派激烈党争的漩涡中,始终践行勤政爱民的为官之道,不贪不腐,终官于去湖州任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留下“清贫太守”的美名。
尾声:《胸有成竹》歌伴舞
画外音:文同是“胸有成竹”这一成语故事的主人公,胸有成竹不但高度评价了文同画竹的技法,而且广泛地运用于学习、生活之中,即只要事前做好充分准备,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欢迎光临 四川文化网—四川文化艺术门户网站 (https://scgoo.cn/)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