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快讯
论坛
文献
关于
站长自定义
登录
注册
投稿
首页
Portal
新文
文学
艺术
演艺
视川
文旅
社团
Group
图库
文化云
BBS
扫码查看手机版
首页
Portal
新文
文学
艺术
演艺
视川
文旅
社团
Group
图库
文化云
BBS
登录
注册
搜索
搜索
搜索
热搜
四川文化
成都旅游
四川美食
书画家
巴蜀
本版
文章
帖子
日志
相册
社团
用户
本版
文章
帖子
日志
相册
社团
用户
相册
日志
动态
排行榜
帮助
动态
日志
相册
排行榜
设置
我的收藏
|
绑定微信
退出
四川文化网—四川文化艺术门户网站
»
文化云
›
文化网编辑部
›
投稿
›
《大寒赋》
返回列表
《大寒赋》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456316
人穿越成功
教程:手机怎么扫描二维码
作者:
黄建文
|
时间:
2025-1-20 16:53:36
|
阅读:498
|
显示全部楼层
岁届大寒,序临四九,天地凝肃,万物蛰藏。《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言:“大寒,十二月中。解见前。”此乃冬之穷阴,寒之极处也。
寒云霭霭,蔽日无光;朔风凛凛,号空作响。山川敛色,林樾披霜。冰河锁浪,坚若琉璃,似玉龙僵卧,静候春阳;冻浦凝波,厚如晶甲,像银镜平铺,期逢暖气。然大寒之节,亦有阳和暗蕴,暖意潜长。
大寒遇日暖,恰似幽夜逢明烛。古云:“冬至一阳生。”自冬至以降,阳气徐回,虽大寒凛冽犹存,然阳气已聚于玄冥之底。每值晴日,暖日当空,其光熠熠,其暖洋洋。仿若贤达君子,纵处困厄之境,而襟怀壮志难消。犹若青莲居士,一生跌宕,屡经磨难,然其诗酒豪情,未因坎坷而灭。于大寒之际,亦能尽享暖阳之恩,挥毫泼墨,歌天地之盛情。
寒梅点点,凌霜斗雪,独绽于大寒之期;翠竹亭亭,负雪披风,静立在幽林之畔。“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梅之贞洁,在于傲雪,于冰天冻地间,散蕊流芳;竹之虚怀,在于守节,在凛冽寒风里,摇影生凉。二者与暖阳相顾盼,寒香与暖翠共氤氲。梅竹之下,雅士闲吟,仰瞻秀色,俯嗅冷香,感暖阳之慈惠,悟生命之刚强。
且观农家,大寒虽冷,却怀春之冀望。“腊酒自盈樽,金炉兽炭温。”办年货,庆新年,虽碌碌于寒冬之内,心中尽是对新春之想。是时也,家人聚首,围炉夜话,叙旧言欢;屋外寒风凛冽,屋内暖意融融。待大寒去尽,新春即临,暖阳将驱尽阴霾,惠风会拂绿荒原。
吁嗟乎!大寒者,寒之盛而暖之萌也。寒为暖之先声,暖为寒之归宿。吾辈生于天地之中,当效寒梅之傲雪,仿暖阳之播温,处困厄而抱希望,居严寒而待韶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表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黄建文
关注Ta
主题 394
帖子 394
积分 1653
黄建文,中共党员,仁寿县作协、诗词学会会员,眉山诗歌协会员,美篇“文学爱美”圈主,《中国乡村》杂志四川选稿基地主编,香港荷花文艺杂志社员、乡土作家。发表诗文500篇(首)。
•
北斗镇:走进新时代,谱写新篇章
•
金耀村四十个民间传说故事
•
二月二,龙抬头
•
甘泉红苕粉条:漏出的年味更浓香
•
悼念伯父
•
春光
•
只要心光如满月,在家还比出家好
•
冬奥之约
阅读作者更多精彩帖子
热门问答
更多>
66
九风堂杜斌书画---瞭望路上
45205人围观, 发布于2020-06-23
33
路丁 | 何云芳踪
34897人围观, 发布于2023-01-30
13
川农学子公园实录:探公园万象 品百味中国
39588人围观, 发布于2020-08-18
12
花语幻界——九风堂王秀娟作品
35487人围观, 发布于20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