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开启左侧

冯义民—关于对搏击之术的认识及基本阐述

作者:谦谦 | 时间:2016-5-14 20:22:19 | 阅读:1618|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武术是搏击之术。武术起源于博击,在博击中发展。然而,博击的机会很少,能朝夕相处,切磋技艺的拳友难得,总不免单人独练,空自揣摸,于是出现了架子,把架子串联起来,成为套路。套路是中国武术的一大特色,技击是武术的内容,套路是武术的形式。


  从哲学的观点说,形式一旦确定,就产生相对独立的发展趋势,甚致脱离开原有的内容,而演变成另外一种东西。比如“敬礼”这个动作,本是掀起头盔露出面孔以示尊重的意思,这个动作传到现在,标准的敬礼姿势,还能看出它的原本含义吗?再如写的“日”字,造字时原本是一个圆圈中间一个点,表示太阳,这个字传到现在,成了一个方块中间加一横,还有一点太阳的样子吗?武术也是这样,套路一旦出现,就可以脱离实战相对独立地代代相传,传之既久,必生变异。何况在冷兵器时代,武技是一种谋生手段,技击精粹总是密不传人,所传者,花拳绣腿而已。于是架子越传越花,技击含量却越传越少。何况打把势卖艺要的就是花哨,不然怎么挣钱?试看国术中那些大弓步、大仆步、大架子、大亮相,上窜下跳360度的大旋子,真的能上阵吗?


  武术的实用性和观赏性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戚继光在《纪校新书》中说:“实用必不良于观,美观必不实用”。架子越舒展越好看,但越紧凑越好用,动作越复杂越好看,但越简单越快捷。满足观赏性,就牺牲实用性。


  不用置疑,武术就是博击之术,而博击是两个人的事。不论是拳击、散打、泰拳、MMA、格雷西柔术等等都没有脱离开博击,从始至终,都是在二人对抗中练习的。只有武术却发明了数不清的,令人眼花缭乱的,可以一个人练并代代相传的套路,最要命的是练武术的人可以跟本不懂用法,也能打得虎虎生风。“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奈何外行者众。武术就在热热闹闹中走向舞蹈。离开搏击练武术,好比在旱地练游泳,痴人说梦而已。由于长期脱离搏击的实践,使得武术的练法和用法之间存在很大差距,实用技法被深深地包藏在套路架子里,好像美玉被包藏在石头里,只有剖开石头才能看到美玉,而许多人一辈子都没能剖开那块石头。这是武术的悲衰。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套路毁了武术。


  话又说回来,社会发展到热兵器时代,武术的使用价值已经大打折扣,绝大多数练武术的人并不真想练搏击,有的只是想锻炼身体,有的只是为了好看,热衷于参加表演,有的练武就是想进演艺圈。正因为武术有好看的套路,老人小孩都能练,才有了这么广泛的群众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正是套路推广了武术。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不能否认,武术除了技击价值外,还有健身价值、观赏价值、经济价值。武术甚至具有哲学价值,它包含一整套世界观、道德观。黑格尔说过,“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社会需要一种似龙而非龙的东西。武术的技击性、观赏性、健身性、商品性都有它存在和发展的理由。但是,技击应当是武术的价值核心,是武术之魂。


  我呼吁武术向搏击回归。


  第一,呼吁套路架子向搏击原则回归。当然,各拳派有自己的特殊风格,但,只要叫做“拳”,那就是搞搏击的,就得服从搏击的一般规律。


  第二,呼吁单人演练向两人对抗回归。从练第一个拳式开始就告诉他怎么用,怎么变,并叫他往对手身上放,对手一开始当“死靶子”,以后变成活靶子,破他的招,他还能用,能变,练到身上才是拳。


  应该指出的是武术不仅仅是现在擂台上的散打,它压根就不是为比赛设计的。武术抓拿跌打,博大精深,它还包含许多致人伤残、致人死地的手法。它也包含在套路里,一个不起眼的动作,可能就包含一个致人死命的绝招,即使好人也不能随便用,防卫过当也是有罪。也不能用于比赛,有悖于体育的宗旨。但它是生死相搏的重要手段,是历代武术家重要成果,是武术很重要的精华所在,它也应该回归,应该从架子里剖析出来,有控制的地流传下去,就像原子弹,不让用,为什么还造,有备无患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