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蛇年蛇说》

作者:黄建文 | 时间:2025-1-31 22:41:28 | 阅读:314| 显示全部楼层
乾坤浩渺,阴阳交感,万物化生。蛇者,虽形异于常兽,然于天地之间,亦有其独特之神韵与价值,故为斯赋,以彰其灵。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蛇之形,妙不可言。身修长而蜿蜒,体柔软若无骨。行于大地,不恃足力,却能曲伸自如,恰似灵动丝带,悠然穿梭于林莽川泽之间。其态或蟠于岩畔,状若古松之静立;或游于溪湄,恰似流波之轻漾。

蛇性复杂,善恶有分。“蝮蛇螫手,壮士解腕。”毒者,牙若利刃,隐于颔侧。遇危逐食,动若迅雷,毒液激射,猎物倾刻僵仆,其狞恶之态,令人胆寒。然亦有蛇柔顺平和,不扰生民,捕鼠捉虫,默默匡护生态之衡。田间陌上,常见其逐鼠之影,护稼穑免罹鼠患,诚为农圃之佑者。

春日融和,大地回暖,恰似温柔之笔触,轻绘世间万象。冰消雪融,溪流潺潺,那禁锢一冬的寒意,渐次消散于微风之中。山川田野,皆沐浴在这融融春意里,焕发出勃勃生机。

值此良辰,蛰蛇苏惺。漫长寒冬,它们深居于幽蛰之所,或藏身于岩穴之深邃处,或隐匿于枯木之残躯下,静静蛰伏,以待天时。如今,春之气息如无声之召唤,悄然潜入每一个角落,唤醒了沉睡的精灵。

只见那一条条蛇儿,自幽蛰之所徐出。它们的动作舒缓而轻柔,仿佛还带着些许冬日的慵懒。率先探出的脑袋,小心翼翼地左右转动,敏锐地感知着外界的变化。而后,修长的身躯缓缓滑出,鳞片在微光下闪烁着神秘的光泽,似是披挂着一层岁月的铠甲。

行至空旷之地,它们舒身于杲杲暖阳之下。暖阳倾洒,如金色的纱幔,轻柔地笼罩着蛇儿们。它们尽情地伸展着身躯,或直或曲,将每一寸肌肤都暴露在温暖之中,仿佛要把冬日里积攒的寒意全部驱散。

此刻,它们感乎万物萌动之嘉气。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青草的清新,那是春天独有的气息。微风轻拂,带来花朵绽放的甜香,也传来鸟儿欢快的啼鸣。蛇儿们微微昂首,鼻翼翕动,捕捉着这每一丝细微的气息,感受着周围世界的蓬勃生机。在这万物复苏的时节里,它们亦是自然乐章中不可或缺的音符,一同奏响生命的旋律 。

古之贤达,常以蛇寄情志。屈子赋云:“雄虺九首,倏忽焉在?”借怪谲之蛇,发幽愤之思,叩问天地之幽微。庄生梦蝶,或亦梦蛇,以谲幻之想,究天人之际、物我之分。于古人之域,蛇或为神秘之征,或成哲理之寓。

今观蛇属,于生态之系,位关枢要。食物链中,承上启下,缺一不可。然世人多畏其毒,见之辄欲诛灭。甚者,为图私利,滥捕滥猎,致蛇种渐稀,生态之链危如累卵。此举非智也。

吾以为,万物有灵,蛇虽形殊,亦为自然一伦。当怀敬畏之心,勿施恐惧戕害之举。若能与之和处,则人可赏其独韵之美,蛇亦得享自然之宁。如此,则天地之间,生机永续,和谐恒存。蛇之坚韧蛰伏,待时而动,亦启示吾人,于困境中当坚守信念,静候转机;其与万物共生之态,更教吾人秉持包容,和谐共处。愿世人皆能悟此精神,共护自然之美。

此赋既成,祈愿自然和谐,万物皆安。
IMG_20250131_223946.jpg
59bf91cc6687b76840d8636d789efde5.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黄建文

主题 394
帖子 394
积分 1653
黄建文,中共党员,仁寿县作协、诗词学会会员,眉山诗歌协会员,美篇“文学爱美”圈主,《中国乡村》杂志四川选稿基地主编,香港荷花文艺杂志社员、乡土作家。发表诗文500篇(首)。
阅读作者更多精彩帖子

热门问答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