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戏而生……》
听云倾诉
昨日的芙蓉城戏剧文艺圈热闹非常,虽然川剧节业已落下帏幕,而戏剧演出及传统文化推广如火如荼。
首先致歉一位素友,一位炙爱天府人文文化的朋友沉浸式庭院话剧《薛涛》编剧张原先生(他是云南人,却热衷于天府文人文化的发掘并将之搬上舞台,值得敬重的一位朋友)很荣幸受邀《薛涛》启幕前(下个月在成都闲亭实景演出)的品鉴会,却因有另外的会研参加而无缘却步,实歉,薛涛才女的故事很好,结合成都闲亭典雅的实景演出绝对震撼,值得朋友们去欣赏。
川剧人为了传承传播尽了一切努力,各大媒介的推广就不用多说,诸如网上直播网上全民参予的好象叫蜀剧琴韵的古琴与川剧相结合的教学川剧进校园川剧健身操川剧下基层等等…………川剧人在探索全方位的改革呈新,如今天与四川交通广播相溶的"我与川剧有个约会"(省川院),由资深川剧人樊明君老师和川广主持人以问题形式对川剧作了川剧知识普及浅析和对当日所演折子戏引导性解说,有益于不是特别熟悉川剧的人欣赏这一传统艺术。还有著名川剧人肖德美及市川剧名旦陈巧茹秦腔名伶齐爱云秦腔与川剧相溶的《焚香记》于锦江剧场出演。两个剧种同演一台戏亦是很好的尝试。我们的观众不是不喜欢传统文化,昨天省院和市院两大戏窝子座无虛席满堂彩就是最好的说明(我是忙忙碌碌两边跑想抓住每一瞬精彩,两剧场相距数条街。)更为欣喜的是两个剧场观众年龄层次更倾向于年轻态,(白头翁的减少青丝飘逸是利好的事)也许他(她)们现在看不怎么懂欣赏不来,但他们至少愿走进剧场,戏剧人现在迫切需要做的就是吸引稳定这部分新观众,连带到一变二二变三三延四……而不能因他们因不怎么懂走进一次就不再回头……
如何传承值得我们去探索各种途径和方式……重点是怎么留住已走进剧场的小年轻,观众席能否增加更多年轻受众就在这群人身上……不论何种形式和方法,吸引力才是硬道理。
琐碎语住,正在给孩子开家长会,家庭传承引导更重要(昨天就携子去欣赏),万物同理,万理同宗,我们应打开思维,推广戏曲而不止于戏曲范畴……
20181224于成都
(《活捉三郎》剧照由川剧戏迷有光有影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