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倒牙了,乡村年味浓》

作者:黄建文 | 时间:7 天前 | 阅读:105| 显示全部楼层
在城市的繁华喧嚣中漂泊久了,心中总是对四川乡村的年味念念不忘。那是一种独特的、浓郁得化不开的情感,哪怕是被那特有的“倒牙”年味冲击得味蕾有些招架不住,却依旧深深眷恋。

在四川的乡村,过了腊月十五就算是“倒牙”了,这就像一个开启浓浓年味的特殊信号。从这时候起,乡村就像是被卷入了一场充满欢乐与传统的漩涡。

腊月初八的腊八粥,那是新年的先声夺人。各种食材在锅里相互交融,就像乡村里邻里之间的和睦相处。大米、薏仁、红豆、绿豆等汇聚成一锅香甜,孩子们端着碗,喝得满嘴都是,那香甜的味道就像新年的前奏,在舌尖上轻轻奏响。

而到了腊月十五之后的“倒牙”时期,各种筹备活动更是热火朝天。杀猪宰羊的场景热闹非凡。院子里,男人们齐心协力地按住猪,女人们在一旁准备着热水和刀具。猪的叫声在院子里回荡,却丝毫没有影响人们脸上的笑意。新鲜的猪肉分割出来后,那肉香弥漫在空气中。这时候,家里的主妇们就会大展厨艺,做一道回锅肉。那肥瘦相间的肉片在锅里翻炒,加入豆瓣酱、青椒等调料,炒出的回锅肉香辣可口。不过,吃多了这浓郁的味道,牙齿也会有那种被强烈刺激后的感觉,这也许就是“倒牙”的一种体现吧。

扫尘也是这个时候的重要习俗。全家出动,从屋顶到墙角,从屋里到屋外,扫帚、抹布齐上阵。老人们说:“腊月十五过了,要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迎接新年的喜气。”这不仅仅是清洁,更是一种对新年新生活的期待,仿佛把过去一年的烦恼和尘埃都清扫出去。

蒸年糕同样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四川乡村的年糕有着自己的特色,加入了腊肉丁、咸菜等食材。黄米面和这些独特的配料混合后放进蒸笼。炉灶里的柴火噼里啪啦地燃烧着,像是在为即将出锅的年糕欢呼。年糕出锅时,热气腾腾,散发着独特的香气。咬一口,既有黄米面的软糯,又有腊肉的咸香和咸菜的爽口,这种丰富的口感在嘴里散开,吃多了也会让牙齿感觉有些负担,这也是“倒牙”年味的一部分。

还有灌香肠。猪肉切成小块,加入各种调料,灌入肠衣中。香肠晾晒在院子里,在阳光的照耀下,逐渐变得色泽诱人。孩子们总是忍不住偷偷去摸一摸,有时候还会趁大人不注意咬上一小口。那麻辣鲜香的味道在嘴里散开,偶尔吃到一块调料集中的地方,那种强烈的味道也会让牙齿有别样的感觉。

祭灶神也是四川乡村过年的传统习俗。腊月二十三,灶台上摆着糖果、水果等供品。灶王爷要上天汇报家里的情况,人们希望灶王爷吃了甜甜的糖果后,能在玉帝面前美言几句。那糖果的甜,在这个时候也仿佛有了特殊的意义,是对新年美好的祈愿。

写春联更是充满文化韵味。村里有文化的长辈被请出来,裁好红纸,挥毫泼墨。“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那一个个刚劲有力的字,写满了对新年的祝福。春联贴在门上,那一抹鲜艳的红色,就像新年的旗帜,飘扬在每家每户的门口。

走在四川乡村的小路上,邻里之间互相赠送年货。这家的腊肉、那家的糕点,大家分享着自家的特色美食。这种浓浓的人情味,就像那丰富多样、有时会让人“倒牙”的年味一样,让人心里暖烘烘的。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四川乡村的年味就像一个古老而温暖的怀抱,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能找到那份质朴与宁静。

四川乡村的年味,从腊月十五的“倒牙”开始,就像一场盛大的民俗狂欢。腊八粥、杀猪宰羊、扫尘、蒸年糕、灌香肠、祭灶神、写春联以及邻里间的年货赠送等习俗,共同编织成一幅绚丽多彩的年味画卷。“倒牙”这个独特的概念贯穿其中,无论是美食带来的强烈味觉冲击,还是各种习俗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都让我们感受到乡村年味的独特魅力。它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岁月沉淀下来的温暖记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间,成为最珍贵的乡愁。
IMG_20250113_185031.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黄建文

主题 377
帖子 377
积分 1604
黄建文,中共党员,仁寿县作协、诗词学会会员,眉山诗歌协会员,美篇“文学爱美”圈主,《中国乡村》杂志四川选稿基地主编,香港荷花文艺杂志社员、乡土作家。发表诗文500篇(首)。
阅读作者更多精彩帖子

热门问答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