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杨永乐 | 英雄的生命开鲜花——上甘岭战役的启示

四川文化网 2024-10-31 14:05 144人围观 学术评论

今年11月25日是上甘岭战役胜利72周年纪念日,电视剧《上甘岭》自10月14日起在央视一频道黄金时段播出。近日,一好友叫我从纪念的视角写一篇剧评,我想他是以为我对朝鲜战争有过一些研究,加之 ... ...

(特级英雄黄继光)

  今年11月25日是上甘岭战役胜利72周年纪念日,电视剧《上甘岭》自10月14日起在央视一频道黄金时段播出。近日,一好友叫我从纪念的视角写一篇剧评,我想他是以为我对朝鲜战争有过一些研究,加之今年是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4周年,值得纪念。

  这勾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1990年,我有幸作为总政组织的全军部队基层建设丛书一个分册的作者之一并担任编委。此书由国防大学出版发行,时任校长张震、政委李德生两位上将担任编写顾问。李德生政委在抗美援朝时期曾经是志愿军12军副军长,因担任上甘岭战役前线指挥而一战成名。正是从90年编书开始,我便利用业余时间广泛阅读军史特别是有关朝鲜战争的史料,后来请教过亲历或熟悉这段历史的前辈,也利用研学之机与有关专家学者探讨,还带着问题走进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让我加深了对中国人民抗美援朝运动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作战历史的了解和认知.....2021年冬我受电影《长津湖》《长津湖之水门桥》的启示,写下《悲壮的胜利英雄的赞歌》一文,以表达对英雄的敬仰。在1950年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志愿军9兵团的先辈们从山东千里奔袭朝鲜长津湖地区,在那场堪称挑战生命极限、条件极不对称的对决中,展现出常人难以想象的钢铁意志,付出了巨大牺牲和沉重代价,迫使骄横的美王牌部队溃逃至三八线以南,初步扭转了朝鲜战局。去年7月也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我想起历史上入朝作战的先辈们有19万7千多人捐躯异国他乡,便写下了《为什么战旗美如画——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感怀》,以表达对志愿军先烈的缅怀之情。

  央视这半个月热播的电视剧《上甘岭》,由点及面,以丰富的内容,全景式群像式刻画了这场著名战役的感人故事,让今天的观众明白了和平的来之不易和上甘岭精神的珍贵。看完电视剧,对其中的故事情节及相关历史我虽有所知晓和感悟,但毕竟艺术作品是高于生活的,加之对于文艺评论尤其影视评论,我只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读大二时写过电影《人生》和《高山下的花环》的观后感,所以是外行。我仅结合自己对朝鲜战争的粗浅认识,来回顾上甘岭这场战役及其留给我们的精神内涵。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至1953年7月27日,历经2年零9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回顾历史,在志愿军经历的一系列战役中,上甘岭战役之前的五次战役和上甘岭战役之后的金城战役,规模都比上甘岭战役大,为何上甘岭战役的名气和影响力让世人印象最为深刻,几乎成为抗美援朝最亮丽的名片?让我们从这场战役的前前后后去寻找答案。

  上甘岭战役是朝鲜战争后期僵持阶段,联合国军为了配合1952年美国总统大选的政治需要,扭转当时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对志愿军发起的一次“摊牌行动”,作战规模由战斗发展成为战役。

  从1952年10月14日凌晨至11月25日,原属二野的志愿军15军、12军共4万余人,在五圣山上甘岭及附近地区,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队共6万余人展开较量。在敌人强大兵力与密集火力、高强度进攻下,志愿军上下同仇敌忾,经过争夺表面阵地、坚持坑道斗争和实施决定性反击作战,歼敌2.5万余人,彻底粉碎了敌人的“金化攻势”和战略企图。

  上甘岭战役以火力使用之密集、战场环境之恶劣、攻防转换之激烈、作战过程之惨烈为前所罕见,被称为世界战争史上之最。

(隐蔽在上甘岭前沿观察所的女战士)


  在志愿军坚守的面积仅3、7平方公里的两个重要阵地,联军动用大炮300门、飞机3000架次、坦克170多辆,43天里向阵地倾泻炮弹190余万发,航空炸弹5000多枚,火力密度超过二战最高水平。最多一天发射炮弹达30万发,平均每秒6发,每平方米的土地要承受76枚炸弹。阵地表面工事被摧毁,草木被打光,高地上的土石被炸松1—2米,许多坑道被打短了五六米,成了一片焦土,石头被打成1米多深的粉末,后勤运输线也遭敌狂轰乱炸。

  在坑道作战中,一线指挥员、战斗员、伤员和烈士拥挤在昏暗、阴冷、潮湿、狭窄、脏乱的坑道里,随时遭受地动山摇、令人头昏耳聋的炮声震撼,忍受着敌人施放的毒气、烟熏和各种令人窒息的气味,以及饥饿、口渴、寒冷和缺医缺药的煎熬。

  面对敌强我弱的态势和残酷险恶的作战环境,志愿军发扬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与敌血战、寸土必争,摸索出以“地下长城”为依托的坑道战术,创造出了许多克敌制胜的法宝。如15军与志司人员密切配合、巧妙侦察,深入虎穴、破敌阴谋;守备部队按“七防”“四能”要求,将坑道与阵地工事相结合,大幅度提高生存能力,并采取三三制交叉编组出击,用单兵手雷、手榴弹和爆破筒,灵活快速杀伤敌人;与炮兵部队精准协同,提高反击效果;引导高射炮兵以猛烈的防空火力粉碎敌空军针对后勤补给的“绞杀战”;向前线配备物质弹药,实行汽车、骆马、人力分段运输,以减少伤亡,保障一线急需。12军以小兵群添油战法和车轮战法应对敌以羊群式密集队形的波浪形冲锋,打得敌人措手不及;巧用反击后期投入火炮形成的局部优势,助力坑道部队快速夺回高地,致使上甘岭逐步克服了“火力不足恐惧症”。随着作战进程的推进,志愿军战术越来越灵活,部队越打越坚强,战斗伤亡也越来越少。在14—20昼夜的坑道作战中,面对4倍于己的敌人火力碾压,志愿军与敌反复争夺阵地59次,打退敌人900多次进攻,最终将布满381个弹孔的战旗插上了上甘岭主峰,牢牢控制了主动权。联合国军付出巨大火力投入和两倍于志愿军的伤亡后,寸土未得,被迫停止进攻。

  43天的反复较量,志愿军创造了现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和坚守防御作战的范例,打出了国威军威和我军高超的指挥艺术,打击了美军的嚣张气焰和联合国军的信心,整个世界都为之侧目。此次胜利,迫使联军采取妥协办法尽快结束战争,为实现最终停战奠定了重要基础,战略意义极大。

(上甘岭战役主要指挥员、15军军长秦基伟)


  上甘岭战役诠释了“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伟大意义,打出了中国军人的血性铁骨和“听党指挥、英勇顽强、艰苦奋斗、团结友爱、严守纪律”的上甘岭精神。志愿军战士以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勇猛顽强的战斗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生死相依的革命友情和严守如一的铁的纪律,打的美军狼狈不堪,让上甘岭成为美军无法跨越的高峰。从此,美国把中国列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并将上甘岭战役纳入军校教材,表现出对中国军队的敬佩。秦基伟将军说“美国人真正认识中国人,是从上甘岭开始的。”

  这场战役,让每一个志愿军战士从普通一兵,在惨烈的战火中锤炼成为一个个英雄。此战共阵亡4338人,伤6691人,涌现出了众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第15军45师135团6连四川籍通讯员黄继光用身体堵敌枪眼,为冲击部队打开通路;29师87团9连四川籍战士邱少云执行潜伏任务被熊熊烈火烧身也岿然不动;第15军45师135团7连河南籍排长孙占元双腿被打断仍然坚持指挥,最后与敌同归于尽;第12军31师91团5连四川籍新战士胡修道英勇机智击退敌人40余次冲锋,独自一人歼敌280余人;第15军45师湖北籍卫生员王清珍贵独自负责3个坑道的20多名重伤员救治重任并承担特殊任务,是唯一坚守坑道作战的女战士;第15军45师134团8连四川籍战士柴云振战后返乡隐姓埋名30多年,八十年代被中朝两国领导人邓小平和金日成一直牵挂寻找......像黄继光那样拉响手雷、手榴弹、爆破筒与敌同归于尽,堵敌枪眼、舍身炸碉堡的烈士随处可见,仅45师留下姓名的就有38位之多。冒着枪林弹雨勇敢冲锋、忍饥受冻坚守坑道不退缩、顶着狂轰滥炸坚守阵地的勇士不计其数,仅15军就涌现出三等功以上的各级战斗英雄12347人,占该军总人数的27.5%。

  15军45师134团8连(英雄“特攻八连”)是参加上甘岭战役中重建次数最多的连队。当看到10月30日大反击胜利后8连从阵地上走下来只剩下8人时,迎接他们的秦基伟军长和军机关的同志哽咽无语。拥有138人的8连在1号坑道14天的坚守作战中三次打光重建(其中一个班曾4次重建,因前任班长牺牲或重伤先后6次更换班长),增兵335人,总计有400多人牺牲。12军坚守537.7号高地的一个排30多兵战士,被使用细菌弹争夺阵地的韩军袭击,全部壮烈牺牲,死状及其惨烈。志愿军运输补给线伤亡1700余人,15军为坑道部队采购的数万斤苹果只有一个送进坑道,45师135团7连以顽强的毅力坚守坑道作战,并以“一个苹果”的佳话的感动国人……这样的壮烈,让我们无比动容和感动。

  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的标志性战役,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上甘岭成了英雄的代名词,许多艺术家以此为素材创作出很多脍炙人口的文艺作品,如电影《上甘岭》、《英雄儿女》、《打击侵略者》,歌曲《我的祖国》、《英雄战歌》等。这些作品不仅唤醒后人对那段“保家卫国”历史的集体记忆,激发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热情,也使上甘岭的英雄事迹成为一代又一代国人崇敬和学习的榜样。

  上甘岭战役虽然已经过去了72周年,但它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光辉篇章永不磨灭,上甘岭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为设一流国防和现代化国家而努力!

  如今,黄继光、邱少云早已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突出代表,入选全军十大挂像英模。他们及所有的抗美援朝英雄讲永垂不朽!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2024甲辰年10月30日于绵阳

  作者简介:杨永乐,全军优秀指挥军官,2011年转业。长期从事谋略、指挥和管理工作,曾多次率队遂行急难险重任务,出席过北京奥运会(残奥会)闭幕式,曾在天安门城楼接受央视采访。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独到的思维增添了其智慧营养。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先后发表各类研究文章近100篇,论文多次获奖,3篇入选《中国当代国防文库》、《中国改革可持续发展文献》;九十年代参与编撰的书籍由国防大学出版,被列为全军部队基层建设丛书。学习、工作之余,先后在军地媒体发表过诗歌、小小说、杂文(随笔)等多篇。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原作者: 杨永乐 来自: 四川文化网
精彩评论0
我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