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 四川文化网
84
四川文化网讯(通讯员 张晟烨 冯月) 1月11日至12日,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畜”势待“法”社会实践团队前往乐山市洪品农业养殖基地、麻柳巷及老马山生态苑等地进行实地调研,本次实践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和交流,探寻当前畜牧产业所面临的共性问题,同时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弘扬川农大精神付诸实际行动。 (图为团队成员与基地负责人的合照) 团队成员们走访了三家个体散养户,两家养殖基地,通过线上交流,线下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了解当地养殖现状。在参观过程中,团队成员发现家禽养殖品种较为多样,包括白鸭、肉鸭、麻鸭等多个品种,而肉牛养殖品种则相对单一。不论是家禽还是家畜,养殖场均采取了分栏管理措施,设有专门的喂水和喂食区域,确保了养殖环境的有序性。此外,养殖场在饲喂、清洁等日常管理方面已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操作流程,畜禽成活率较高。 然而,尽管部分养殖场引入了机械化设施,但整体上人力饲喂仍占据主导地位,机械化程度有待提升。同时,团队成员在与养殖户的深入交流中,还发现了一系列潜在的养殖问题。 (图为基地负责人向成员介绍基地概况) 防疫和排污体系的不完善是首要问题。排污方面,家禽多采用干草铺垫、翻转替换等传统方式处理粪便,部分家禽甚至进行散养,不进行系统排污;肉牛养殖户则采用原始的铲粪方式,且牛的活动空间较小,增加了畜禽患病的风险。防疫方面,家禽养殖户和肉牛养殖户都主要依赖接种疫苗,但在日常饲养中缺乏系统防疫。 此外,养殖户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养殖理论知识匮乏,大多凭经验解决养殖问题。饲料种类单一,缺乏科学的配比调整,导致畜禽营养不均衡,增重效果不明显。同时,由于未与大型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养殖户还面临着销售困难、收入不稳定等挑战。 面对这些挑战,养殖户们也在积极寻求应对之策。一位个体养鸡户表示,计划明年缩小养殖规模以应对市场压力。 (图为个体养牛户圈养的肉牛) 针对上述问题,团队成员建议各养殖场负责人:首要完善防疫与排污体系,引入现代化排污技术和定期防疫计划;其次,加强养殖技术培训,提升科学养殖水平;并鼓励利用新媒体平台拓宽销售路径,增强市场竞争力,从而推动养殖产业稳健前行。 此次社会实践调研活动不仅让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养殖现状和问题,也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在调研过程中成员们也遇到过与养殖户沟通障碍等困难,但通过耐心交流和倾听,成功获取了宝贵的养殖经验和信息。团队成员纷纷表示,将把所学知识和经验应用到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为乡村振兴战略和助农爱农活动贡献自己的力量。 |
2024-12-14
2024-11-22
2024-11-21
2024-11-16
2024-11-16
2024-11-04
2024-10-31
202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