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云轩读《大学》:五传解下

作者:四川文化网 | 时间:2015-8-5 14:24:29 | 阅读:1611|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要讲解的是两章,分别是齐家和絜矩两章,也是大学之道从个人向众人社会推行的。也讲到了一些基本的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我们先看第九章齐家。
  传九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家是大夫的封地。一个连家都没有管理好的人可以去治理一个国家吗?所以君子不离开家,就可以影响国家。为什么孝事君呢?很多人都解释成为把孝推行下去,就是忠,所以忠可以去事君。其实前面说的清楚君子不出家。古代使用的嫡长子继承制度。也就是国君一般是嫡长子继承。而其他的孩子一般做大夫,比如郑庄公的弟弟段。而且在很多时候,国君常常是大夫的哥哥和长辈。我们对待长辈不是要孝吗?所以孝来事君。进而用悌是爱同辈的弟弟,既然爱了弟弟所以也要爱哥哥了啊。君子把孝悌的美德不断发扬,把孝悌的美德不断的延伸,这样就可以管理更多的人了。正文引用尚书的话说,就要像保护婴儿一样去小心对待家。我们心只要真诚的去对待,即使有些不对,但是和齐家的目标也相差不远了。齐家是在治国之先,就好像没有先学习照顾婴儿,然后出嫁的一样。出嫁在养子之前,齐家也是治国之先了。一个家仁,就容易影响到一个国仁。一个家礼让,就影响到国礼让。而家的主人心术不正,就容易在这个国家造成动乱。因为在孔子时代一个国家就是有大大小小的家组成,比如孔子时代的鲁国,主要就三家。所以说家对国家的影响是绝对的。领导者是被领导者的榜样,所以尧舜带头行仁,老百姓也跟着仁爱。桀纣残暴,而老百姓也跟着残暴。所以说社会的的风气怎么样,追根究底还是和统治者一致。如果统治者自己喜欢,而不要老百姓喜欢,这是老百姓不愿意的。这个就是所谓的上行下效。所以真正的君子,应该做的事情自己做到了然后再要求其他做。不应该做的事情自己先不去做,然后再要求别人不去做。若我们不采用这样推己及人的恕道,而去要求别人,这个是不可能的。所以说治国在齐家的道理就是这样。后面有引述诗经《桃夭》《蓼萧》《鸤鸠》篇来说明治国的基础在齐家。一个道理在自己的家中,让父子兄弟宗族之人都可以接受,然后让百姓们才可以接受。才可以推行到一个国家呢。我们下面看第十章也就是最后章。这章叫絜矩。说白点就是规矩准绳。这个章节也是字数最多的。我看力求说的简单点。先看原文。
  传十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悌,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鉴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嫉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这章开始便说,平天下的基础在治国。在上的领导者。他敬爱老人则老百姓知道发扬孝。他爱兄长,老百姓就会知道发扬悌。领导者知道抚恤孤苦老百姓也知道跟着做。推己及人,自己不喜欢就不要推行,这个就是简单的规矩啊。诗经《节南山》说,光辉的太师老百姓到把你瞻仰。所以说,掌握国家的人一定要小心,不然有了偏颇就容易被老百姓推翻。接着有引用诗经《文王》篇说殷商的在没有失去民心的时候,天命还在殷商没有改变。这里师是大众的意思。所以治国的根本在得众,得民心。然后继续说道。一个治国的君子。先要注意自己的品德,有的德才有老百姓归附你。人多了才会拥有大片的国土,有了土地才会有财富。有财富才有用处。很明显德是国家的基础。财富是最后产生的。所以统治者把财富分给老百姓,老百姓就归附你。你掠夺老百姓的财富,就会失去民心,老百姓就离开你。统治者说话不讲道理,老百姓也不会和你讲道理。你掠夺百姓的财富,到最后激起民变,老百姓就又会夺走。这里继续引用三篇文章中的文字和舅犯的话来申说大学这段文字的意思。说君子要从爱他人来。还提出了治理国家的方法。生产的多,靠生产的生活的人少。生产快,使用慢。这样财富就很多了。接着有引用懵献子的话说,坐马车的不应该关注自己的鸡和猪的数量。可以伐冰的大夫家,不要关心自己多少牛羊。国家的统治者千万不要与民争利。要将国家的财富惠及老百姓。这个正是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的道理。也是絜矩之道的表现。大学的意思我们讲完了,其简单的中心就是先修养自己,然后推恩百姓。这是充分的仁性彰显,一种人文主义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