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之名向来争论也不少,有的就认为是讨论之语。有的人认为是按照一定顺序的伦语。我个人认为这个论语的顺序不少那么清晰的,当做讨论之语看。论语的记录孔子和其弟子言行的书,其中言多行少,基本上属于语录。孔子去世后,弟子们在给孔子守墓期间就开始编写了,在战国初期这个书就完成了编纂。但是这个书并不是我们今天看见的本子,我们知道在秦始皇时代有一个文化浩劫就是焚书。所焚烧的书其中也包括了论语。在西汉初期仅仅有鲁地口头传授的论语二十篇和齐地口头传授的论语二十二篇,分别被称为鲁论语和齐论语。同样还有一个靠文字保留的就是孔子九世孙孔鮒在秦始皇时代藏在夹墙里面的古论语。(古论语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鲁恭王修宫殿时候发现的。当然当时还发现了其他重要的儒家典籍)。西汉末年皇帝的老师张禹依照鲁论语参考齐论语编订了一个论语的本子成为张候论,张论也成为当时最为有影响的本子了。后来郑玄依照这个本子,又参考了古论语。写了《论语注》。后来齐论语和古论语都亡佚了。可以说我们现在看见的本子的继承还是从鲁论语来的张候论,但是在成书的过程中是参考了其他的两个本子的。现在的论语一共分为二十篇。在南宋时代朱熹讲论语和大学中庸孟子一起列为四书。作为儒家必读书的第三本。涉及了很多反面。论语简约而深刻。有的地方还很幽默。我们阅读的时候可以带着一些情感去。这个会更有意思的。
孔子以及弟子给我们的印象几乎都是从论语中来的,读论语可以全面的了解孔子及其弟子,通过他们的言行,让我们更了解初期的儒家思想。所以论语是很重要的。论语不仅仅是研究春秋时代和战国初期的儒家很重要。就是在后代也是有深刻的影响的。比如宋代赵普的那句名言半部论语治天下。在今天论语中的很多地方有是有散光点的,有很多可以做人做事可以用的,同样也可以根据论语对自己的一些观点进行甄别,而且现在很多人读论语也是比较片面的,很多人单从字面上就判断了。这些地方我们也会涉及。论语中有几个大问题比如仁,孝,政,学等。这些地方多久也应该用心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