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云轩读《论语》第二读 学而章

作者:四川文化网 | 时间:2015-8-5 15:42:58 | 阅读:3757| 显示全部楼层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们读论论语开始就是遇到第一篇学而篇。古人最初写书的时候是先有了文,而后才有的题目。而题目往往出自开始的几个字诗经和论语都是这样情况。第一篇就是从第一章学而章中来的。并无其他的意思。以后的篇目都是这样的情况。并无其他。子有人认为是对于成年男子的称呼,我们读论语全文可知并非如此。其中多次被称为子的,除孔子以外还有有若被称为有子,曾参被称为曾子。而冉有,闵子骞仅仅一次。看来子在论语中并不普遍之待遇。原来论语的编辑者除了孔子的弟子还有曾参和有若的弟子。而冉有与闵子骞仅是这些弟子在编写时对两人的称呼。这样我们基本上可知子是一种敬语,今天可解作先生和老师。而且孔子时代子还是一种爵位。公侯伯子男五个爵位大家都很明白。而在周代在一些国家层面大夫的爵位是相当于子的,我们就不难理解孔子被称夫子的原因。因为孔子作过鲁国的大夫。只是后代词引申变化了,用的更平凡了。我们接触的第一章叫学而章,有不少人认为是故意的放在开篇。因为是孔子学不厌教不倦的一生。此章便是说的这。开始便说到学了东西,反复复习这不是让人很高兴吗?学是学于人,习是成于我,孔子所学所教都是为人。既而进一步,自已有成,社会上有了影响。很多人远道而来从学于我,这不是让人很愉悦吗。这里的朋做弟子讲。又再进一步,有了影响有了团队,难免受人非议,有人不是理解,而我而怨恨这不是君子吗?开始的学习是自得之乐,这就是修身。而后教学这目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学之乐产生学而不厌,教之乐产生诲人不倦。而他人不理解,我依然这样学习教授,这个才是君子应该有的。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子就是孔子的弟子犹若,在孔子去世后有若影响很大,而且很多方面都像孔子,于是当时有很多孔子弟子商议用师礼来对有若。后来遭到曾参的反对而作罢。孝悌是人家庭的继承孝是对于父母的,悌是对于兄长的。有若说道,他做人也将就孝悌,然而喜欢触犯爵位和身份高于自己的人不多,既然不喜欢犯上,那么喜欢作乱的人就更是没有了。君子要努力做根本的事情,有了根本其他的行为才会符合规矩,孝悌便是作为仁爱的基础。仁的概念,在论语中反反复复提到也是论语中最多的,是儒家的一个核心观念。关于仁的说法,大致的理解都差不多,即是人性之爱。也就是仁爱。这里提到孝悌作为仁爱的基础,可以参看孝经。里面有不少类似和相关的言语,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巧言是擅于说好听,令色是擅于好的脸色。我们常常会在现实生活有擅于说好话擅于做出和悦的表情的人。这样的人我们常常称为拍马屁。巧和令都是做出来的,是为了一些私的目的做出的,就是做假,没有发自内心,根本没有诚。这样的人有仁爱的就很少了。所以我们常常对于一些花言巧语的人要格外的注意了。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就是曾参,同他的父亲曾皙都是孔子的弟子。曾参说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的行为。与人做事情自己尽力了没有。与朋友交往自己做道讲信用了吗?先生教导我的,我自己进行实习了吗去做了吗?对于三字,不少的解释为多次,但有是书上就是注明了是三次,而且三次所反省的内容都是不一样的,忠信习三个。尽己叫忠,推己叫恕。三点是从旁人,到友人,最后到自己。这个是有明显的顺序的。在以后学习论语的时候,我们也会发现这个规律的反复使用。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道是做导讲是治理的意思。乘有两种说法。第一种就是一辆四匹马拉的兵车。一个兵车上面有一名驾驶员,一名弓箭手,一名战士拿着戟矛一共是三人,下面还几十名步兵,一些后勤人员。一个乘的组合大概就是二十五到一百人不等。千乘就是两万五到十万不等的军队。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一个量词四个为乘。千乘就是四千人的军队。按照西周当时各个国家总人口二千万左右来看。总的军队数量应该不会超过八十万,当时国家有记录的国家大约是二百个,按照等级分下来。乘应该是四个的意思,要不然天子就有一百万人。显然是不合实际情况的。最早大国的封地其实也并不是很大,在西周分封的时候,国是诸侯都城的意思,起初没有国疆界,因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后来天子弱了,各个国家的力量变大了。才有了疆域的概念。起初的千乘之国的军队就是四千人左右。后来千乘就成为诸侯国的代名词了。这个章节说治理一般的诸侯国,有五个要点,一做任何事情都要谨慎,发号命令不可以疏忽。二对于所为一定要讲信用,不可以欺骗百姓。三对于才用要注意节省,不要奢靡。四要以仁爱对待百姓和身边的人。五使用老百姓的是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违背农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弟子是做兄弟做儿子的意思是相对父兄来说的。在家的时候要孝顺父母,在外的要尊敬长上。谨慎尊敬的言行并且守信用,广泛爱护众人,而且亲近那些有德行的人。尊敬做到这些了。还有气力的话就可以去学文化了。关于所学不少人认为是礼乐射驭书术道德六艺。有的认为是两方面大致是可以讲清楚的。,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子夏是孔子的弟子,卜商。据说是卫国人,有的书说是温人。温被卫国兼并了。后来这个地方又属于魏国属于有的书又写成魏人。子夏曾经做过魏文侯的老师。关于色的说法在这里有两种解释一种是美色,一种是夫妻行为。按照第一种的说法解释要拿喜欢美色的心去敬重贤人,第二种说法是娶妻不要在容貌而在贤,我们常常说贤妻就是这里的一个意思。在毛诗大序也有类似的话,忧在进贤不淫其色。事父母就是孝顺父母能尽其所能去赡养他们,这个也叫小孝。君有的书上解释成君主,也就是天子与诸侯。郑玄在解释礼记玉藻篇的时候说君是天子诸侯公卿大夫凡是有封地的人就是君。能尽到自己的所能。身是身体,这里我们可以可以理解为自己所有,与朋友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这样只要做到了四点虽然没有专门学过礼教,但是我也一定认为他是学过了。从语言的逻辑来看,解释成为夫妻更合适。夫妻之道是人伦的大端所以易经经下就是以象征夫妇之道的咸卦开始的。在自己要找一个贤惠的妻子,然后在父母和君,然后在朋友。也就是夫妻之道,忠孝之道,信义之道。这些做好了,那么不是和专门学过礼教一样吗?礼教的目的也就是这些啊。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孔子说君子不稳重就显得不威严。关于固有两种解释,朱熹解释成稳固,孔安国解释成为鄙陋闭塞。两种意思有根本的区别。若解释成稳固就是和前面的不重是连贯的,就是说君子不重,学习也就不会稳固。若解释成为鄙陋的话,就和前面是并列的。就是说学习了就不会鄙陋闭塞。而作为并列更好些。主是内心,让内心忠信。这里的无做毋讲。就是说不要交往道德不如自己的人,这个和前面主忠信是有深刻的联系的。和前面泛爱众而亲仁的亲仁是一致的。自己有的过失就不要改正。我们很多人自己有了过失的时候不是承认自己有过失而是给自己过失找让过失合理的理由。儒家就是这里就是要让我们面对过失改正过失。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曾子说慎终是处理父母丧事要谨慎,要表现出自己哀痛。追远是祭祀缅怀先祖,要表现出自己的敬意。这个就是民德的根本,大家都这样做,天下老百姓不是归于醇厚吗?墨家认为儒家对于丧事是没有鱼而撒网。因为儒家不信仰鬼神,认为做丧祭的活动是很虚伪的,却没有做到这个丧祭的根本,是在表达自己的哀痛和敬重,这个正是道德的延续。林放问礼之本的时候。孔子也说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就明白的告诉我们,做这些事情的目的展现的是人性的真实情感。并不是豪华铺张就是目的的。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子禽孔子弟子,姓名陈亢字“子元”,一字“子禽”,又字“子亢”,春秋时顿国人。子贡是我们很熟悉的孔子的弟子。端木赐,复姓端木,字子贡(古同子赣)。春秋末年卫国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受业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也是孔子学生最有钱的人,曾经去见诸侯,诸侯不少都用诸侯之礼见他。礼遇可以说比孔子还高。论语中多次提到的人就是子贡子路颜回等人。这里子禽问子贡,老师到一个国家,必定会知道这个国家的政治状况。这个是他想知道,去问的吗,还是其他人告诉他的呢?从这个对话发现孔子关心政治。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还是有很大程度的了解的。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这个和孔子周游列国时候的处境有关系,有的国家孔子曾经就有生命危险。一个国家的政治情况关系关系安危。子贡是孔子弟子中很擅于言语的人,他说老师温和,善良,庄敬,节制,谦让,这样他就会得闻这个国家的政治。注意这里用的是得,就是自然而然的获得想知道的情况。假如真要说成求的的话,那老师的求也是和其他人不一样的。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孔子说父在的时候,儿不可以自专,所以要看其志向。父去世了,儿可以自己做主了,要看其作为。三年没有改变父亲时候的规矩做事情,这个就是孝了吧。孝作为儒家核心观念,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到。关于三年的说法也很多。孔安国说三年是因为守孝期三年。而有的版本是说三年是很久的意思。比如清代汪中。按照汪中的解释就是很久也不改变父亲时候的规矩。但是孟子也说此一时也彼一时也。看来规矩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很久不改不去修正,明显是不合适的。在周代天子去世,天子的儿子要守孝三年,这个时期朝廷基本上都是按照原来的天子在的时候的规矩做的,而实际直接去管理的人不是新的天子,而是丞相。只有三年过后新的天子才正式获得天子的位置。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有若说,礼做起来以和作最好的目的。我们想礼的基础精神是敬,在表现的过程中也是敬,最终达到的目的是和。这个也是古代的圣王制作礼教中最主要的,最美好的。但是事情无论大小都是由这个和的道理做。一昧追求和气这个也是行不通的。知道和而求和,如果没有礼没有恭敬心去节制也是不行的。看来和就是树冠上的苹果,恭敬的礼就是苹果树。为苹果而求苹果,还不如先种好苹果树。树种好,最后苹果也自然会有了的。也好比养鸡,开始不是为了生蛋,而是让鸡健康长大。这个中庸子路问强里面的和而不流的意思比较接近。
  有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恭近於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宗是推崇尊敬的意思。有版本认为做尊敬讲不妥,是因为没有理解前一句不失其亲。有子说讲信用符合义的精神,所说的就要去实践他。恭敬符合礼的精神,这样就原来了耻辱。因为不失去自己该亲的,这样的人就值得推崇尊敬了。我们想一下君子什么人该亲呢。是前面说的亲仁。这样就好理解了所亲近的都是仁人,这样的人我们也可以尊敬他。无友不如己者,我们也可以顺便回忆一下了。恭敬源于忠恕,就是对人格的尊重。这里提到你三个方面义礼仁。这个也是儒家的核心观念啊。这里是对于核心观念的商讨。义和信有密切的关系,礼和恭敬(忠恕)有很大关系。仁和亲仁有关系。前面的主忠信,不是礼义吗?仔细想一下,原来都是贯通的。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这里比较好理解,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是追求丰盛甜美肥腻,居住不是讲究奢华舒适,行的方面做事情勤快反应机敏,言的方面说话小心谨慎。自己有不对的或者不清楚的就要跑到比自己优秀的人那里去请教,去改正过失。这个就是亲仁之一。这个就算好学了。前面有子说的学是人对他人之作为,看一个人,现在看着说的是从这个人自己的言行来看。其实说的是两方面。最后的点还是一致的。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这个段落后面的话,很难明白,好像跟前面的话没有关系。我现在就来说一下。前面子贡问孔子穷人不给富人谄媚,富人不会在穷人面前骄傲狂妄怎么样呢?孔子说可以啊,但是不如贫穷但是乐于大道,富有而讲究礼节好。子贡听到这里就想到诗经淇澳篇的话了要像对待骨器用切割、角器通过磋、象牙用雕琢、玉石通过打磨,是这个意思吗?这里切磋琢磨的解释是尔雅释器。同样在尔雅释训中还有如切如磋道学也,如琢如磨自修也的解释。孔子说,赐啊,可以和你说说诗了,告诉你这些,你就知道后面的。这里我们对于子贡引用的诗的影射的意思不明白。其实也很好明白开始无谄无骄都是中庸素其位的一方面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而孔子说的又是高一层的一方面。就是说君子的材质很好,但是还可以高一个层次这个就是不断学习中才可以获得的。所以子贡说一个人不仅仅要素位,是不是还要进行雕琢打磨让我们有所升华呢。所以孔子很高兴的表扬了子贡。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个章节比较好明白,不要怕别人不了解你,就怕你不了解别人。这个人不己知,就是不知己。人不了解我对我没有损害,所以不怕。因为怕自己不知道别人,所以我们要去了解别人,我们在了解别人过程中别人可以了解我。前面说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所以我们对于我们交往的人要注意。不要随便什么人都去交往,要找有胜过自己的这个就是亲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