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开启左侧

云轩读《论语》第五读 里仁

作者:四川文化网 | 时间:2015-8-5 16:08:14 | 阅读:3414| 显示全部楼层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关于这个章我, 大家都很清楚着美是好的意思,知是智。看这个章节我不禁想的是孟母三迁的故事,可以想古代人对于居处的选择是多么重要。孟子的母亲选择的是学校附近。而孔子选择的是仁人之所居的地方。这里的里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解释成为名词,里就是乡里。就是老百姓居住的地方。周制,王及诸侯国都郊内置乡,民众聚居之处曰里。论语集解和朱熹就是这个意思。还有一种是孟子里面的话。这里需要引用一下。这个话出在公孙丑章句里面。孟子曰:“矢人岂不仁于函人哉?矢人唯恐不伤人,函人唯恐伤人。巫匠亦然。故术不可不慎也。孔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莫之御而不仁,是不智也。”从孟子的话的讲这里的把里讲成处,也就是处事,这里就 动词了。按照孟子来解释。这个话就是立身处事要以仁为美,要是不选仁,这个怎么算的是智慧呢。但是很多人现在讲的是作为名词,不过作为名词也有小小的出入,集解上的里仁是居住在仁者之里。朱熹讲的是里有仁厚之俗。这样就有区别了。集解上的意思就是可以理解为有的里乡里是不错的,朱熹的话呢就是乡里里面有不错的风气。似乎集解更为优越。不过和孟子的相互比较,我个人认为孟子的话似乎更接近。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约就约束,也就是困境。乐是快乐,是安逸。孔子的这个说了两个不可,我们就会问为什么。为什么不可以呢。孔子隐去了这个原因。但是这个原因是不难想象的,不仁的人长期在困窘中,往往会铤而走险,作出违反道义法律是事情。不仁的人在长期的富足中,往往是骄奢淫逸,很放纵自己的私欲了。真正的仁者是安仁,安仁就是中庸里面说的素其位而行。而聪明的人知道仁对于他人和自己都是好的,所以也会积极的行仁了。按照《礼记坊记注》里面还说到不仁的人看重的是物质,轻慢的精神。所以不会长时间的处在约和乐里面。贫富都是不甘久的。所以圣人立教,就要让老百姓有恒产,有了恒产。然后再去教化。有了教化,不仁的人才会转变做仁人。才会安仁和利仁了。可见教化之功。所以孔子也再三感叹仁人的难得。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唯是只有唯独。为什么只有仁人才会喜欢人才会讨厌人呢?因为仁人的心是中正平和的,是公正的。是可以执行中庸的。中庸之道,是不偏不倚的,是没有徇私的。这样仁人心就可以合道。这里的道至于人就是人道了。仁人就按照道德来喜欢讨厌人了。这里提出了一个恶人的观点。就是讨厌憎恶不好的人。可见儒家不是好好先生,不是没有是非的人。我们常常说儒家展现的往往较为软弱。其实只会软弱的不是儒家的。能好人能恶人,才是真正的儒家呢。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孔子说吾欲仁斯人至矣。这里又说出做人的功效了。假如诚于仁道,这样做出的事情,就没有坏的了。我们想仁要是常常怀在心中。这个不是就是仁人吗?做出的事情还会违反道吗?心是人仁之发端,孔子这里就是多的这个、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这个章节可以分成两节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这个可以做一节。这个节有两种断句方法,我选取的是一种。还有一种是大家常见的“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断句不一样,意思不一样了。我们先看看第一种断句的意思。人的心总是追求富贵,厌恶贫穷。孔子说虽执鞭之士吾亦未之。也可以反应孔子的内心也是追求富贵的。谁不想自己的生活好一些呢?但是富贵之所得,不按照道,即使得了也不能保守住。我们看很多王朝的昏君便是如此,石勒朱温就是例子啊。贫穷是我们人所不喜欢的,我们若想摆脱贫穷又不按照道,而是去作奸犯科违背道义,这个贫贱也是挥之不去的。这个就是第一种断句的解释。这个更符合人性符合儒家思想。所以我选择的这个。还有一种是我们熟悉的解释就是,君子固然都追求富贵,但不按照道去得了,也不愿去享受。君子虽然厌恶贫贱,即使自己处的贫贱是不应该得的,若要舍弃道去摆脱,也是不愿意的。两个断句的方法就有两种解释。虽然不一样但是可以互相补充。下面的一节我们就明白意思了。君子的根本是仁,要是去了仁,怎么可以叫做君子啊?这里我们注意名的观点。可以和正名的思想进行联系一下。我们这里要注意一下人之所恶的恶读雾去声,是憎恶的意思。恶乎成名的恶读乌平声,是反问词。君子会怀着仁,不会违反仁,就是一顿饭的功夫也不会去违背仁的,这个就是中庸说的不可须臾离也的意思,造次是仓促的意思,君子不会离开仁,就是仓促中和危难的时候也会把心放在仁上。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孔子的这个话也是说仁的。而且可以看出孔子对于仁的要求。孔子说了三种人,第一种是好仁,就是爱仁之人,这样的人可以叫仁人吧。做的是仁爱的事情。第二种就讨厌不仁的人,这样的人可以叫义人。对于不仁的事情内心产生厌恶,从而远离不仁的事情。爱仁是积极的方面,恶不仁是消极的方面。两方面也就是忠恕之道。好仁者是安仁的,恶不仁者是利仁的。仁人已经达到没有可以增加的地步了,义人不会让不仁的事情影响自己。有没有一整天致力于仁道的人呢。孔子说我没有看见力不足的人,但是致力于仁的人,或许有,我没有见到吧。可见孔子当时的社会仁不是不可为的,只是很多人不愿意为的。正是天下趋于利的结果。天下趋于利,所以仁就成为末端了。那么行仁和恶不仁的人就很少了,就连一整天致力于仁的人也很难见到了,就孔子说这个话的时候,孔子也非常谨慎的说自己没有见到。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孔子的这个话,非常睿智,甚至可以说是一针见血。人是君子小人的统称,党是利益集团。我们考察事物常常会从这样那样去分析,往往会限于两难之间。甚至是没有是非。没有是非其实就是没有人性的。因为人性是别与兽性的基础就是是非。有了是非才知道对错。而看一个人和一个团体有没有仁有没有人性,要怎么样做。孔子说的简单,要去观过。一个人有什么过错必然和其集团有关系。而通过审视这个人和这个集团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们有没有仁了,自然非常容易就区别小人和君子。也非常容易区别集团性质了。所以孔子让我们有了办法去一眼看穿他和他们是如何的,违仁还是爱仁。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很多人常常拿这个话开玩笑,说早上闻道,晚上就可以去死了。论语集解作将至死不闻世字有道。两个解释我觉得都是不对的,这里的朝夕不是一天,也是一个概数。是不确定的。有人求婚言曰,你若接受我的爱,就让我去死也愿意。我们想一下,其实这个死并非真去死,只是表达一下决心。不是死的决心,而是爱的决心。有人说这个不是自欺欺人吗?我觉得这个问题要圆着看,若要真是死了,对方接受了你的爱,那么这个爱也是痛苦的。当接受爱后,必然二人产生的情感,必然追求是是圆满的结果。而不是追求一个人去死。孔子欲闻道,说假如我能早上闻道,晚上让我去死我也愿意。其实正是表现的是孔子欲闻道的心,说去死,仅仅是孔子想的很的展现啊。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孔子的这个话很清晰明了。士的志向在道,关于这个道的解释很多。但是关于孔子的道。理解大致是一致的就是人道。类似人文主义。需要的是人文关怀。而这个人以吃穿的不好,而产生羞耻。对自己对他人都是这样。自己吃穿不好,就会一心求利。见利忘义,也会背离这个道的。而对于他人的生活条件进行取舍。我们常常就会以物质决定人。这个和道也是背离的。所以孔子说,未足与议也。这样没有资格和我讨论道的。明显孔子的这个主张和孔子的作风是一致的。我们看看颜回子贡,贫富差距好大。而孔子看来,更喜欢的却是颜回。因为回在道中,不改其乐啊。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本章有三种完全不一样的解释。都是关于适和莫的。第一种是按照何晏论语集解的说法就是厚薄,也就是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有厚薄的私心,只有仁义的标准。也就是唯仁义是亲。第二种是朱熹四书集注的说法适读敌是可的意思,莫是不可以。也就是孔子说的无可无不可。唯义是取。第三种是按照经典释文的解释,适通假敌读敌,莫通假慕读目。适就是反对的,莫就是向往的,君子对于天下事情没有敌慕的成见,只是与义接近。我们看三个意思都是说的通的。在没有上下文的解释的时候。很多书采用的是朱熹的说法。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怀是想是念。孔子说君子和小人的区别,是常常挂在嘴边的。这里孔子又说了,君子和小人的不同可以看他们想的是什么。君子想的是仁德,小人怀的是安逸的生活。君子想的是国家法度,小人想的是自己的好处。我们知道君子和小人在论语中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地位上的,一种是道德上的。现在不少书本章采取就是道德上的。但是古代的注解本章都是地位上的。君子是统治阶级,小人是被统治者,也就是民。若按照地位区别讲。这个句子意思更是深刻。君子想的是亲天下,也就是服务老百姓之德,老百姓想的是自己的土地,土地是恒产,是古代老百姓的生活基础。孟子云有恒产者有恒心。君子想的是礼乐法度。老百姓想的是自己得到的实惠。按照这样的解释更人性化了。这样解释下来,就是私有财产和社会福利,是稳定民心的基础。统治者要表现他们的德,就不要与民争利,要让老百姓有自己的财产。统治者要想社会有法度次序,那么就要有良好的恩惠给老百姓。君子之所怀和老百姓之所想是互为因果的。就好像大学中说的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放是依,做事情不用仁义而是按照利我之心去做,必然招致怨恨。梁惠王一见孟子就问老先生不远千里而来将有利于我国吗。在今天也是这样很多,谈论事情。便会问有什么好处。还会思考这样做是不是有利。无疑儒家是反对这个的。儒家认为利不是不重要,而是末的问题,而仁义是根本。本末倒置才是真问题。至于利其实无非就是功名利禄。功名是虚的,利禄是实的。有钱人常常关注的是虚的功名,比如捐款十万,弄一个五十万的晚会,为这个事情做宣传。走关系拉虎皮做什么文学奖的得主。而没有钱的人关注的实际的利禄。出卖朋友为了自己获利,自己陷害朋友自己做了领导。这些事情在今天不算是稀奇的事情了。这些就是放于利而行的。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多怨。也就是犯了众怒了。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礼在孔子看来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孔子曾经说过人而不仁如礼何?也就是仁是礼的内在。论语中曾经说到孔子之道也就是仁道,仁道就是忠恕而已。而恕和谦让是相通的。谦让是礼的质,礼仪规范是礼的外表。孔子说了用谦让的礼的去治理国家,有什么困难?不能用谦让去治理国家,那么这个礼还有什么意义。这个和人而不仁如礼何是一样的意思。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这个是谈论本末问题。有人说儒家的目的就是做官。难道就真是目的吗?其实这个说法是一种深刻的偏见。本章就可以看出做官只是途径。是一种展现自己主张的途径。孔子说,不要怕自己没有官位,怕的是自己没有治理事务的政治才能。不要怕自己没有相知,要努力学习学问才有让人可以知道的机会。作为君子能贵,但是不一定必贵。君子能荣,不一定必荣。君子能知,但是不一定必知。君子贵在能,而不是必定会。这个很难理解把。就好像一个木匠能做木箱,但是他不一定要去做木箱啊。去不去做还得看其他因素。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人的因素就是能不能。但是人的因素不是必定之结果。虽然不是必定,但是是我们可控的,我们先要做好自己可控的。考试能不能考满分,如能考,是不是考试必然就会满分呢,假如那天生病没有去呢。生病是未知,是未知的。 这个可控可知的本事和学问才是做官和交友的基础。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这个段落是大家熟知的,但是对于答案却是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曾子理解了孔子的话。一种是曾子只是自己的臆测。孔子给曾参说,“参啊,天下事情虽然纷杂,但是我道是用一个去贯穿他的。”曾子说,“是啊。”孔子离开后,孔门弟子就问曾子“老师说的是什么意思啊?” 曾子说;“老师的道不过就是忠恕而已。”我在读中庸的篇章里面对于忠恕有很详细的讲解。这里也不费口舌。我个人认为曾子是明白了孔子之道的。若是不明白孔子之道,忠恕之道就不是答案。但是我们通过对于儒家经典的学习,知道的忠恕是儒家文化的价值核心。而忠恕之道在中庸中有有更为详细的论述。说起来就是人性的真实。也就是诚。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陆九渊曾经在白鹿洞书院讲过本章,陆九渊和朱熹程子意思大致是一样的。喻是晓得的意思。君子心中放的是义,是该去做的事情。小人心中呢,是自己个人的利益。这个章节是孔子论述君子小人心术不一样。还有一种说法是清代经学家包慎言的看法,认为这个段落的意思是,君子于己不言利,而当言义。而对于小人却要用利来约束。不过我个人还是认同宋儒的看法。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儒家有一种功夫,叫省,就是反思,曾子说日三生吾身。孔子也要说自省。看见贤德的君子,就要想和这个君子一样。这个就是学习的精神。看见道德败坏的小人,就要内心反省,我自己是不是有和这个人一样的错误呢。这个是反省的精神。学习不会太难,难的是反省。有的人学习人的好处积极,到要改掉自己的毛病的时候,就会有大量的说辞。这个都是不会自己反省的问题。学习是向外的。是从外获得而内补不足。反省是从内思考,以改掉外之劣。也是忠恕之道啊。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首先这里的几要解释为微,劳要解释成为忧。父母也是人,是人就难免犯错误。父母要是犯了错误怎么办呢?我们侍奉父母,知道父母犯错了,要去轻轻地劝说父母,尽量不要让父母生气。这个是第一阶段。若多次劝说没有起到效果。我们也要敬父母不要违背父母。这个是第二阶段。最后父母还是不听,我们只能为父母担忧了,也不要有怨言。孝是儒家伦理的继承。是社会的根基。论语涉及孝的地方很多的。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的时候,为人子的要常在身边侍奉,不要远去游历。这个是古代农业社会的特点。到今天不出门去,生活也许都是成为问题的。我时候的地方很多人外出打工,异国他乡。为的是什么,是更好的物质生活。所以古代这个不远游就在今天不现实了。不过我们注意下面的一句游必有方。古代儿子出门必定有固定的地点,这个地点要让父母知道。要是遇到事情捎信也是好的。今天我们的通信技术很发达。但是这个方也要让父母知道的。自己在哪里做什么情况怎么样都要及时的告诉父母,让父母放心。这个正是孝行啊。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个和学而章重复了,请参见学而章。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作为孝子是非常关心父母年岁的。父母年纪大了,活的长寿这个让人高兴。但是又近衰亡,所以又惧怕了。自然有喜惧的情感。人子必然尽心侍奉父母,让父母得到天伦之乐。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古代的人不轻易发表言论,怕自己做不到啊。言出必然有诺,千金一诺。不要轻易许人事情。这样自己说话的时候必然小心谨慎。要是自己做不到不是就失信于人了吗?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约是什么?论语正义说约就是俭在论语述而章有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也就是说奢靡浪费的人往往就是没有节制,显得肆无忌惮。而节约的又固执不化,但是和没有节制比起来,还是宁愿固。固的人往往免于忧患,所以很少错误。还有一种解释就是约是约束,这个约束也包括了节俭,但是还包括了谨言慎行,礼乐制度的约束。有了约束自然犯的错误就少了。所以曲礼里面说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易经丰卦说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尚书大禹谟说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约的目的就是不要到极致,要了极致的地步,很容易就过了。过了就会产生很多的错误失误了。有兴趣看易经的朋友可以看看专门说增加的益卦,会发现益的最后一爻是凶。这个也是告诉不可以极。到底定点必然会滑下来的。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要谨言慎行。所以说话要慎重,做事情要敏捷。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德是不孤的。修德的君子也是不孤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增加自己的德行抄手。那些和自己志趣相投的人,必然会和人所亲近。这个就是必有邻啊。论语开篇就说了,有朋自远方来。仁人君子必然为志同道合所亲近的、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子游说,侍奉君主,多次劝解,可惜君主却很厌烦了,这个就是招致自取其辱啊。交朋友多次劝说,朋友也觉得厌烦了,这个必然招致疏远。所以选择君主和朋友不是要很慎重吗?那些听不得忠言逆耳的人,还是最好疏远一些。固然刚直不阿是好事情,但是我们遇到事情进行劝解的时候,还是要循序渐进。不要一下子就抵目的。重要的方法和目的要值得深深的玩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