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停泊的地方都是故乡—— 何琴英新作《人与原乡》读后
(作者:张兴明)
“我是病,你的莅临是药。”读何琴英老师新作《人与原乡》,不由自主地忆起诗人野川这句诗。
有些文字,可入脑;有些文字,可入心;有些文字,可进入灵魂。何琴英老师的文字,属于后者。
《人与原乡》没有精心雕琢的痕迹,反而显得有些随意,类似一则偏长的日记。记录作者带领一群老挝留学生拜访绵阳非遗“鑫田粮艺”代表性传承人潘德贵先生的小事,却堪堪击中中外文化交流痛点——我们有功夫、有熊猫,更要有“功夫熊猫”。
熊猫,就是丰厚绝伦的历史文化资源。例如,位于涪江之畔的千年古镇丰谷。丰谷古称铜牟,因盐而兴,因酒而闻,因文而茂,据传还是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欧阳修的诞生地。清代才子李调元曾作《丰谷井》赞曰:“千层瓦屋环抱岗,万灶火煮盐泥黄。白鹭衔鱼上树立,鸟犍转索引筒长。谁家少妇汲江水,何人策马方回场。我乘篮舆竟过去,回头山崦云苍茫。”如今,古之繁盛已很难回眸,唯有大佛寺、华严寺、陕西馆、广东馆、福建馆、古码头、古盐井、隆昌号等众多遗迹,还在诉说那份生于斯、长于斯、流淌于斯的原乡情结。何谓原乡?与家乡、故乡不同,那是祖先繁衍生息的地方,是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的“根”和“魂”。原乡情结在,“根”就在,“魂”就在。
功夫,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守护和传承。前些年,丰谷镇建起了绵阳第一个“非遗集市”,汇聚鑫田粮艺、柄林毛笔、葫芦雕绘等众多涪城非遗以及大集市开启之日远道而来的草编、糖画、面塑、泥塑、被单戏等数十种古老技艺,又在萝卜丝巷还原古旧市井、民居院落、乡土童谣、地道川味,用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延续古镇千年不断的手艺和文脉,润泽这方山水这方人的“根”和“魂”。正如作者所写,“古镇的根终在大地。一江水流,麦黄果熟,鸡鸣狗吠,从古到今。”走进丰谷,你定会觉得,那段渐行渐远的岁月蓦然清晰,那份挥之不去的乡愁更行更浓。
功夫熊猫何在?潘德贵先生的“鑫田粮艺”正是其中之一。这是粮食画的一种,起于唐,盛于清,采用五谷杂粮以及大自然的种子,利用其自然颜色和形状,辅以粘、贴、拼、雕等手法,制作成吉祥喜庆的图案、图饰、文字,用以表达古往今来人们对粮食的珍爱与崇敬,与其说这是一种传统技艺,倒不如说是千年农耕文明的图腾。岁月更迭,星移斗转,一些传统技艺会因时代变迁而失传,一些古老图腾会因时尚侵蚀而风化,也有些会被保留下来,即便只能口传心授,也能流传恒久远,因为那里面蕴含着谁也无法割舍、时间也无法消磨的原乡情结。就像年过6旬潘德贵先生,他不止醉心于用一粒种子去播撒乡土文化,还曾用9年时间去制作《雍正耕织图》,描绘山水之间绿树成荫、村舍阡陌鸡犬相闻的历史画卷,讲述古老中国男耕女织、和睦相处、其乐融融的田园生活。走进潘德贵先生的粮食博物馆,徜徉在鑫田粮艺作坊间,哪怕来自东南亚、欧美的异乡人,也会禁不住回望自己那片广袤且深情的原乡土地。
和而不同,和合共生。这是潘德贵先生“鑫田粮艺”走向世界的通行证,也是中国文化贡献给世界的大智慧。何琴英老师曾受国家汉办派遣从事外汉语教学,在老挝国立大学传播中国文化两年之久。其间,曾多次携面塑、木雕、生漆、羌绣、玉龙化石、草编、剪纸等绵阳礼物馈赠老挝师生,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和谐互动中,搭建开放、接纳、包容、互鉴的文化桥梁,不仅赢得了老挝师生的认同,还吸引了一批又一批老挝学生留学绵阳,站在绵州大地眺望诗与远方。
这个世界,谁的心里没有一条路通向自己的家乡?在潘德贵先生的粮食博物馆里,老挝留学生发现着熟悉和陌生,感悟着用粮食为钥匙打开的时空长廊。他们或许会错将丰谷镇的老柏树木块当成老挝的檀香木,甚至执意将绵阳特有的辛夷花视为最钟情的腊梅花,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对绵阳乡土文化的欣喜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编织一条连接彼此的心灵纽带,瞩望眼前的涪江与千里之外的湄公河在浩瀚无边的太平洋相会,自然而然地融为一体,成就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人类梦想。
如果说,心灵停泊的地方是故乡,那么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所有人的原乡。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们都该热爱并敬畏这个共有的原乡。这是何琴英老师的梦,是潘德贵先生的梦,是我们共同的梦。
何琴英简介: 何琴英,女,汉族,四川盐亭人。文学硕士,副教授,现供职于绵阳职业技术学院。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绵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绵阳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专家、绵阳市青少年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四川省写作学会理事、四川省评论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学术爱好广泛,对文学评论、地域文化、职业教育及国际汉语教学和中华文化传播尤为关注。曾两次受央视专访;所撰写文艺评论、文化传播类文章在《人民日报》、“学习强国”、“世界华人头条”、《川观新闻》等国内外媒体、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先后多次获得省、市级优秀文艺作品奖,优秀理论文章,社科成果优秀奖、三等奖、二等奖。2020年获得四川省百家“推优工程”文艺评论类原创作品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