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泸定桥修建的历史背景及情况

作者:黄建文 | 时间:2024-10-29 16:19:56 | 阅读:513| 显示全部楼层
泸定桥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 年),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 年)建成。以下是其具体的修建情况:

1. 修建背景:
- 大渡河以西是藏、羌、彝等少数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此地的各部族很早就和中央政权发生直接联系。公元 1700 年,川西发生兵变,河西鱼通宁远宣抚使在打箭炉(今康定)被杀,康熙命四川提督唐希顺率兵平定。之后因交通不便,便有了修建泸定铁索桥的提议。康熙皇帝为了国家的统一,解决汉区通往藏区道路上的梗阻,下令修建大渡河上的第一座桥梁。
2. 选址:工匠们经过对河流的宽度、水流情况、地形、地势等因素的考量,最终选择在水流相对稳定的地方建造,以确保桥梁的稳固和通行的便利性。
3. 材料准备:
- 泸定县当地没有铁矿,铁匠也少,所以材料需从外地获取。最后选择在铁矿藏量大的荥经县铸好铁索,再搬运到泸定。为保证铁索的质量,康熙帝下令每个负责打铁的铁匠都要在自己做好的铁环上盖上刻有自己姓名的印章,以便追究责任。
4. 架设方式:
- 先在两岸拉起竹索,竹索里面是绳子,利用绳子将系上很多个竹筒的铁索拉到河对岸,再进行固定。铁索拉到对岸后,穿过东西桥台的落井,并用锣锅绊牢固地锚在卧龙桩上。落井内埋着与桥身相平形的地龙桩,地龙桩下横卧着一根与桥身相垂直的卧龙桩,以此来固定铁索。
5. 桥梁结构:
- 泸定桥为悬挂式铁索桥,由桥身、桥台和桥亭三大部分组成。桥长 103 米,宽 3 米,13 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桥台落井里,9 根铁链做底链,四根分两侧做扶手,共有 1 万 2 千余个铁环环环相扣,全桥重 40 余吨。东西桥头台各一座,条石砌成,形如碉堡。桥头亭为木结构建筑,飞檐翘角,古朴大方,起到保护落井内铁索不受雨水侵蚀的作用。

建成后的泸定桥成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军事要津。此后,泸定桥经历了多次的修缮和维护,上世纪以来一直秉持“三年一小修,五年一大修”的原则。如今,泸定桥已成为中国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7fb35ab6f229a78b441a0d2736a86c0.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黄建文

主题 343
帖子 343
积分 1514
黄建文,中共党员,仁寿县作协、诗词学会会员,眉山诗歌协会员,美篇“文学爱美”圈主,《中国乡村》杂志四川选稿基地主编,香港荷花文艺杂志社员、乡土作家。发表诗文500篇(首)。
阅读作者更多精彩帖子

热门问答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