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村志:铭刻乡土的灵魂长卷》

作者:黄建文 | 时间:6 天前 | 阅读:187| 显示全部楼层

粤若稽古,乾坤肇始,万物化生。山川毓秀,孕灵杰之村落;岁月流芳,载风土之遗泽。是以村志之修,诚为盛举,彰往考来,功莫大焉。
在岁月的长河里,村庄仿若大地散落之明珠,粒粒含情,个个蕴事。村志者,乃开村庄记忆门扉之妙钥,为村庄之呼吸,是村庄之心跳;作子孙后代之根系,为子孙后代之灯塔。

村志,诚为一部鲜活史书。记地理之风貌,载山川之形胜。山峦起伏,若村庄之骨骼;溪流蜿蜒,似村庄之血脉。观吾华夏大地,村邑众多,近七十万行政村,各有其独特地形。如南方水乡,河网纵横交错,村志详绘桥梁卧波之态,细述村民临水而居之景。此般记录,非独绘自然之色,亦为村庄发展之根基。

村志亦是村民生活之百态图卷。农耕习俗古老,新兴产业现代;村头树下家常叙,节日村中喜乐传。村民之喜怒哀乐尽在其中,劳作身影忙碌其间。民俗专家有云:“村志者,最切近百姓生活之史录,映民间最真之态。”村志载村民传承古老手工艺之事,竹编精巧,刺绣精美,手艺代代相传,成村庄独特文化之标识。

编修村志,实乃与时光悲壮角逐。岁月匆匆,老者渐去,记忆亦随之人亡。口传故事,古老传统,若不速记,必湮没于历史风烟。一方水土,育稻麦炊烟,更养代代不息之魂灵。村民无论凡圣,皆为村庄历史创造者。编修村志,以墨为祭,用字作碑,令平凡之名于历史长河起不沉之浪花。

村志为留村民之根,系村民之魂。游子离乡,村志若无形丝线,牵其与故土。都市喧嚣之中,开卷村志,嗅泥土之芬芳,闻亲切之乡音。村志者,使灵魂归乡有依。于年轻一代而言,村志为了解先辈之窗牖,是传承家族村庄文化之要具。

且看村志编修,集往昔之旧闻,聚今朝之新事。往昔岁月,岁月悠悠,故事斑斑;今朝景象,景象熙熙,成果累累。村志之功,功在千秋,利在万代;村志之德,德被桑梓,泽润乡亲。

村志宛如一部宏大的乡土典籍,它是村庄全方位的呈现,既是自然与生活的忠实记录者,也是与时间竞赛的成果结晶,更是村民灵魂的安放之所。它融合了丰富的内容,运用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表现力,以文字构建起村庄的历史文化大厦,使每个村庄在岁月中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成为后代子孙珍贵的传承瑰宝。我们当珍视村志编修,传承这一乡土文化的灵魂长卷。

岁月留痕,古往今来,写满村头故事
人文焕彩,家兴业旺,记全梓里风华

1742843661419.jpeg
Image_82205615923273.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黄建文

主题 418
帖子 418
积分 1724
黄建文,中共党员,仁寿县作协、诗词学会会员,眉山诗歌协会员,美篇“文学爱美”圈主,《中国乡村》杂志四川选稿基地主编,香港荷花文艺杂志社员、乡土作家。发表诗文500篇(首)。
阅读作者更多精彩帖子

热门问答

更多>